散文

对死亡的尊重

2014-06-21  本文已影响430人  蓝一

死亡,是生命中最关键的时刻;所以,我们对于死亡的处理方式相当重要——摘取自《西藏生死书》。

可实际上,当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大多数人除了嚎哭、埋怨,没有其它的处理方式。

生与死,从来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课题。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旅途,那么,生,便是这一场不同寻常的旅途的开始,而死亡,就是终点。

虽然,在许多宗教的概念中,死亡并不是结束,而只是下一场轮回的开始,可是,即便真的有轮回,即便再世为人,可面对不同的生活环境,抹去了前一世记忆的“我”还是我吗?

所以,于“我”而言,死亡,是实际意义上的终点。

可是,对于这样一个既定的无人可以逃避的终点,我们却是一无所知的。

死后是否有灵魂?是否真的有另外一个世界的存在——天堂也好,地狱也罢,总比一片虚无要好一些的吧?是否真的有轮回?

人生是一场单程旅途,至今也没有人能够在死后获得重生,也就无人可以告诉生者,死亡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死亡如同世间最为可怕的怪物,无情地吞噬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财富、名利、地位……纵使我们曾为此耗费一生的心血,也依然无法阻挡死亡的侵袭,任由它们化为乌有。死亡面前,我们如同任人宰割的羔羊。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从未改变。

可死亡,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恐惧而退却。

作为人生的终点,死亡,是生命中的最后一曲乐章,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次演出。

这让我想起电影《希特勒》中的一句台词,“落幕的时候,你必须站在舞台上”。

这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

这一种尊重,并非依赖于物质,这一种尊重,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心平气和地客观对待的态度:既不是过分悲伤,亦不是追悔莫及。

死亡不可预测,所以很多的时候,死亡不是来得突如其来,便是缓慢难熬。而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之时,我们往往会因毫无心理准备而愈加悲伤。

可死亡是无法改变的。

想起一部电影里的镜头,电影的名字忘记了,只记得高且瘦而面容忧郁的男主人公,对着自己缠绵病床多年而临死依然不能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外公说,“If you are ready, you can go”。

这也许是一种无奈,可是这也是一种态度: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那你就离开吧,不需要如此辛苦地强自支撑,而我也必将学会适应没有你的日子。

死亡既然无法避免,那就学会坦然接受吧!

写到这里,我有一些的不确定:若是真的面对死亡,我可以做到心平气和吗?

作者有话说:

我一直都认为,如果不能够正确的对待死亡,那么,我们也就没有办法真正的理解生命。正因为死亡的不可避免,我们才应该更好的珍惜生命,珍惜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珍惜留在身边的每一个亲人、朋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