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改变自己的认知

2024-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马小排

每天进步一点点,不要着急,一定要沉住气,刚开始都是进步很大,可越往后进步的速度就会降低,甚至都有可能感觉在倒退,这个时候是最要劲儿的,还是按照之前的节奏走就可以。

又是自己输出的一天,写写自己看过的书,写写自己的改变,自然这就是成长的过程,要在心里记住一个幂次法则,所有的成长都不是线性的,更多的是那种波浪式的,但是往往坚持过后就是指数式的突破。

随着自己不断的输入输出,好多观念都结合在一起,明显感觉自己不会太焦虑,知道慢这个字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的输入,看似自己学到不少,其实一运用就使不出来。

这一次读完之后的效果就是自己明白了,要从多维度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长时间形成的下意识,因为事情的发生,会让你瞬间进入紧张的状态,这个时候是认知带宽最窄的时候,可想而知,你做出的决定是不会收到好的结果。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短暂的停止,让自己的情绪恢复到平常的状态,当然遇到事情谁都无法控制,但这不就是我们要训练的地方吗?为什么有些人能站在高处,这一点就占了很大的比重。

所以学过的东西要及时输出,哪怕你输出的不是很完整,也是在脑海中重新整理的钩织,至少你会刺激你的神经元,再一次加强它们之间的连接,让你再一次加深记忆。

这好比樊老师说过的,大家都认为读的书多就会累,而他确认为正是因为自己大脑中的髓磷脂增加,反而阅读成为一件简单的事。

至于多维度,很好的一个案例就是照相机,为什么拍照有的好看,有的不好看,不就是一个角度的问题,而不是你要拍的实物,你作为一名拍摄者,只有不停的移动,才会找出最佳的拍摄角度,所以知道自己为什么拍的不好,关键在这里。

看着自己不停的输出,虽然都是作者的观点,可也加入不少自己的看法,这样往后再写的时候,还真得就不是很难,你读的是骨架,剩下的流程只要稍微梳理,自然就会成为文章。

所以重要的不是你读了多少页书,而是你读完之后,你用了多少书中的观点,只要你用书中的知识,自然就会写的很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