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是奋斗的动力
活了二十多年,吃了很多苦,才知道要努力奋斗,才能让自己以及家庭过上好日子。
高中毕业那年出来厦门找工作,和一个好朋友去应聘KTV服务员,主要是卖酒什么的,面试的时候(那是第一次面试,印象非常深刻,地点是在江头市场那边的一个酒楼),好朋友进了,我没进,最终他也没去。后来就去了一个电子厂,做的是那种插元器件的工作,一条流水线上,你有一个板凳坐的位置,电路板从流水线流下来的时候,你就要把你负责的元器件插到电路板的指定位置。说起来很简单是吧,但是当你一直持续的做这件事的时候,你会感觉到麻木,仿佛流水线流走的不是元器件,而是你的生命。干了一个早上就干不下去,还是回家呆着吧。
大一暑假那年,在厦门惠尔康工厂里面打暑假工。那年干的主要工作是搬糖,就是把饮料需要的糖倒到一个大容器里,然后加一些其他的调料调配饮料。刚开始的时候,力气不大,二十斤一包的葡萄糖都搬不动,前几天回去累的整个人都要趴下了,每天晚上回去都要跟大学舍友在宿舍喝啤酒(和舍友在外面租了房子一起在惠尔康打工),也是那时候酒量渐长。后来慢慢适应了苦力劳动,搬糖也不再那么难受,就是时间要很长,工厂里是需要两班倒的,需要上夜班。日夜颠覆的整个人都日渐消瘦,还好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里面接触了很多人,大多喜欢贪小便宜,勾心斗角,大概是阶层使然。那一年国庆,能肩扛一麻袋的蜜柚(大概二十多斤)从水南车站到宿舍(大约一公里多)。那一年搬宿舍,肩扛洗衣机从一栋楼的三楼扛到另一栋楼的六楼,舍友都惊呆了。
大二暑假那年,在厦门钟宅那边打临时工,就是那种早上去路上等,会有专门的人用面包车载你去工厂做事,按照时薪算钱。我第一次知道,一辆八座面包车,拆了后座,是可以塞下16个人的,至今还叹为观止。那时候住的地方更苦,不到五平米,住了三个人,用的是公共厕所,为什么?因为便宜,一个月一百块。这种临时工很多都是五金厂需要人,因为五金厂做事太累了,很多工人做不来,就通过这样去找临时工去工作。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晚上,在五金厂上夜班,那天晚上夜宵吃了泡面,不知道是为什么,干活的时候胃气上逆,吐了,整个嘴和肚子都是泡面的味道,让我恶心,到现在再也不吃那种泡的泡面,因为真的感觉到很恶心。还有一个晚上,去那种金属冶炼厂,是将器材泡在什么药水里面去锈,器材很重,药水味道也很重,不到半个小时,整个人就感觉不对,马上就跑了出去(按照时薪算钱,不上班就没钱)。那时候已经晚上挺晚的了(上的夜班),刚好在同安附近,就打电话给同安的姑姑,马上就过去她那边,到了姑姑那,姑姑给我煮了一些吃的,还叫我不要去那种厂里做事。至今我都对我姑姑怀着感恩的心,经常会去看她,每次去她那边都会给她带好吃的。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诉说,现在工作的内容很喜欢,经常想要混吃等死的时候,都会想想以前的经历,告诫自己要努力。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支撑你艰苦奋斗的不一定是过往的经历,还可能是因为某个人。我希望能给你更好的生活,我想邀请你共度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