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带化
什么是条带化?
条带(strip)是把连续的数据分割成相同大小的数据块,把每段数据分别写入到阵列中的不同磁盘上的方法。简单的说,条带是一种将多个磁盘驱动器合并为一个卷的方法。 许多情况下,这是通过硬件控制器来完成的。
1.物理磁盘本身对文件的IO操作有一定的限制,每秒IO的处理效率成为 IOPS
2.基于这种情况,如果顺序存储文件,当客户端并发量很大时,会造成磁盘冲突,所以,产生了条带化的处理方式。
3.条带化是指将数据分为相同大小的数据块,这些条带分布在不同的物理磁盘上,当访问此文件时,会同时并发请求多个物理磁盘,从而减轻了单个物理磁盘的压力(IO),同时,并发访问多次盘文件提高了访问效率。
4.I/O 性能的优化与其他资源(如CPU和内存)的优化有着很大的区别 ,I/O 优化最有效的手段是将 I/O 最大限度的进行平衡。
条带化技术就是一种自动的将 I/O 的负载均衡到多个物理磁盘上的技术,条带化技术就是将一块连续的数据分成很多小部分并把他们分别存储到不同磁盘上去。这就能使多个进程同时访问数据的多个不同部分而不会造成磁盘冲突,而且在需要对这种数据进行顺序访问的时候可以获得最大程度上的 I/O 并行能力,从而获得非常好的性能。
1.由于条带化在IO性能上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我们的存储也采用了条带化的方式。
2.而其性能最终的决定因素是和。
条带深度:指的是条带的大小,也叫条带大小。
1.RAID的数据块大小一般在2KB到512KB之间(或者更大),其数值是2 的次方,即2KB,4KB,8KB,16KB这样。
条带大小对性能的影响比条带宽度难以量化的多。
- 减小条带大小: 由于条带大小减小了,则文件被分成了更多个,更小的数据块。这些数据块会被分散到更多的硬盘上存储,因此提高了传输的性能,但是由于要多次寻找不同的数据块,磁盘定位的性能就下降了。
- 增加条带大小: 与减小条带大小相反,会降低传输性能,提高定位性能。
我们会发现根据不同的应用类型,不同的性能需求,不同驱动器的不同特点(如SSD硬盘),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最佳条带大小"。所以这也是存储厂家,文件系统编写者允许我们自己定义条带大小的原因。
条带宽度:是指同时可以并发读或写的条带数量。
1.条带宽度=RAID中的物理硬盘数量
2.增加条带宽度,可以增加阵列的读写性能。道理很明显,增加更多的硬盘,也就增加了可以同时并发读或写的条带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