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世居微评002】文化中的反智主义

2020-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间世居张建文

    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如果我们回溯其源头,都会发现一种明显的反智主义倾向。

        我们说耳聪目明,有了感官,人才会变得智慧,然而倏、忽二神为了感激混沌大神,给他凿了七窍,结果死掉了。这就是神话中的反智主义倾向。

      寓言中的反智主义,呈现的最突出的是《愚公移山》,文本中的智叟在被愚公驳斥得“亡以应”之后,就成了千年笑柄。

    与《愚公移山》对应的西方文本是《龟兔赛跑》,按常理推断,乌龟跑过兔子的几率几乎为零,然而,寓言却拿几乎为零的极小概率事件来颂扬,闭着眼睛说瞎话的故事,竟然让人相信了几千年。我们社会中的模范大多是愚公或乌龟,这就是文化传统的力量。

        西方神话中的文本,最经典的莫过于亚当、夏娃听从蛇的蛊惑偷吃智慧果了。这个神话明白地告诉后人,智慧是有罪的。

        为什么智慧有罪,为什么文化中会盛行反智主义,为什么权力拥有者本能地会控制信息,让百姓埋头执行命令,而不知道信息的真实性?

        答案很简单,智慧的本性是求变,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权力拥有者,就是利益获得者,害怕改变是其本性,反智便成必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