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首页的内容值得读吗
简书首页就好比灿烂的烟花,不断的有人出来放,绚丽多彩的画面,总能引人注目,看的人拍手称快,喝彩连连。简书首页的内容值得读吗
众所周知,简书的受众群体60%以上是95后,他们是社会的新鲜血液,大部分人没有过多的社会阅历,都是在象牙塔里做着美梦的年轻人。他们的思想体系都是从教材里摄取的条条框框,是一套极少通过社会实践的不成熟理论。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注定了他们容易信奉各种看似完美的学说。甚至走捷径成了他们内心的渴望。因此,首页的各种方法论和一些专业垂直内容有了市场,恰巧提供了他们的需求。
举个例子——普遍盛行的写作训练营。
倘若这个营是一群酷爱码字的人聚在一起交流心得,互相督促学习倒也无可厚非。毕竟,跟风一直是国人的特质,你写我也写,都不甘落后,如此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写作能力。
或者在营里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讨论一些关于写文的方法,供别人参考借鉴,也不失为一项慷慨之举。
如果站在高处大肆说教如何如何才能写出动人的好文,就有点不地道了。在说这些所谓的大道理之前,掂量自己的分量了吗?更有甚者凭借粗陋的三招两式向那些脑热的羔羊收费,误人子弟就不说了,敛财也要讲点道德吧,不要玷污了文学二字。
纵观古今的文坦巨匠,单说四大名著的作者,有哪一位高谈阔论自己的写作理论了吗?他们给后人留下了无价的精神瑰宝,尚且谦虚谨慎,我想,当今社会够格谈写作方法的人恐怕寥若星辰吧。怎么也轮不到某些人出来指手画脚。
退一万步说,这些方法都是对人有益无害的,那么,学习这套方法的一群人写出来的文章岂不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犹如沙滩上的一粒粒石子,扔在里面,便再无法寻出。
每一个热衷写作的人都不应该去找捷径,写文章没有定论,无影无形才是写作的最高境界。套路里出来的文章好比流水线上生产的物品,重复无趣。
在校生更没有必要看那些工具文了,当然不包括一些诸如生活窍门之类的。教科书里面的知识才是王道,是经过相关部门和审核机构严格筛选的内容,积淀了古今中外无数经得起反复推敲的科学理论。首页的专业内容不是全部都对,大部分都是空洞和片面的,不值得学习。简书的编辑们有几个是专家教授级别的?他们的审核标准并不健全,针对投稿的文章,没有权威的约束,八九不离十就通过了。
不久前简书对鸡汤文的泛滥做了限制,这点值得庆幸。多元化发展才是硬道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迄今为止,首页的标题党还是不乏其人。许多文章内容和标题相去千里,不忍猝读。可为何还是上了首页?这也是简书的运营模式所需,毕竟这些标题党能成功的吸引住一大部分读者,因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看到异于常理的标题就忍不住要点进去看个究竟,OK,正中作者下怀。
从商业角度讲,标题党为简书做了不少贡献,他们留住了大批用户,这为简书日后的盈利奠定了基础。不过,从文学方面而言,并不是好现象,这让一些追求真正有质量有内涵的文章的读者逐渐产生厌倦心理,以至于最后无奈地离开。
话说回来,事物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不可能完整无缺,让每个接触它的人都满意,去留由己,不是谁能所左右的。
尽管首页的内容丰富多彩,可充其量是一碗菜汤,要增加营养,它不是首选。简单说,有时间多读读已故作家们传世的名著,才是理想选择。经过漫长的历史,大浪淘沙,经典始终不朽,都是名副其实的作家们灵魂的真实写照,是亿万民众共同认可的内容,读来大有裨益。
自媒体的兴起满足了一大批有写作欲望的人,但同时也会毁掉许多人。段子,鸡汤,无聊,充斥许多人的生活,刺激着他们的感官,短暂的兴奋过后,依然是空虚寂寞冷。
简书首页就好比灿烂的烟花,不断的有人出来放,绚丽多彩的画面,总能引人注目,看的人拍手称快,喝彩连连。转瞬间,灰飞烟灭,不留丝毫痕迹。
其实,哗众取宠也是好事,人气旺才正常啊!有人才会有生意,简书得以生存了,我们才有施展才能的平台。
我不希望未来的简书成为一个大酱缸。只有不断地挖掘水源,方能川流不息。这需要广大作者和编辑们的不懈努力,去糟粕,取精华,多输出于人有益的好书,才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