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丨创意工作真的只能靠死憋idea吗?——对品牌取名的思考
在艺术类行业中,自由创作被奉为最高追求,生活的素材辅以大脑中一闪而过的灵感,一个新的创意便产生了,没有也无需反馈,取悦自己就好;而在商业中,尤其是在营销、运营等涉及内容制作的岗位,创意工作由于有商业产出的反馈,受到了更多的挑战与要求。
文案写得差,转化率不高?
视频做得烂,传播量不广?
新闻编得假,公关没效果?
除了被老板骂,还能有什么办法?
哪怕你掌握了数据测试的100种方法,也始终逃不开内容创意这最重要的一环!
难道说,创意工作真的只能靠死憋idea来产出内容?
不,逻辑仍然是最有力的武器。
逻辑与创意是产生内容的两个工具。逻辑能力越强,所需要的创意能力就越低,逻辑能力越低,所需要的创意能力就越高。
虽无高低之分,但逻辑具有可复制性、可控性,而创意则是不可复制的、失控的。我想任何理性人,在面对商业指标时,都会更倾向于提高逻辑这个工具的权重(注意:只是提高权重)。
任何产品在从0到1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取名。这个过程痛苦而纠结,大家各自从生活素材中萃取灵感产出创意,最终又被各种理由推翻重建。
在团队协作第一的今天,集体智慧第一次感到无力。——事实上,这种场景几乎出现在所有内容生产过程中,设计、交互、文案等等,所有人似乎都有理由插上嘴。
这就是逻辑缺位的典型场景,其背后的根源是:
内容的产生凭感觉/个人喜好
那么一个品牌名称的产生中,如何依靠逻辑解决这个根源性问题呢?
如何产生内容?
什么是品牌:品牌是控制品类资源的工具。
品牌目标:通过控制品类资源占领目标用户的消费心智。
占领消费心智的方法:通过品类属性及品类特征占领。
击中目标用户的方法:根据目标用户的文化习惯进行品类划分。
品牌效果:简单、易传播、易记忆、能联想。
在消费者心中,品类一般先于品牌出现,例如先出现手机(品类),再出现国产手机(子品类),再出现小米(子品类内领导品牌);也有品类与品牌同时出现的情况,但仅出现在新品牌开拓新品类的案例中,这里略去不表。
这样的先后顺序决定了,品牌需要依托品类去建立。
品类属性:目标用户消费心智中(不是专家眼中), 品类能带来的所有利益/价值集合。(以大众消费者眼中的VR内容品类为例)
功能价值:身临其境地观看。——>游戏、色情、演艺、体育行业利用了这一点。
社会价值:X
情感价值:联想到内容与形式的新鲜感。
认知价值:X
条件价值(即满足场景需求):私密价值,别人不知道我看的是什么。——>色情行业利用了这一点。
品类理论来源于快消行业,品类属性的分析本质上是对产品价值的调查研究。
品类特征:品类可感知的视听元素(用户消费心智中)
形(形状):戴头盔、转动身体互动
色(色彩):X
质(质地):清晰细腻
构(结构):手机上的App为载体
动(运动方式):全景360°播放
性(性质):高大上,小众
上述6个方面,是用于快消行业的产品分析;如果用在互联网行业,则需要建立新的分析维度。掌握品质特征,就能够预测品类的运动。
品牌取名:通过占领品牌特征控制品类资源
发掘品类核心资源(针对品类属性与特征进行用户调查后统计总结):身临其境、全景
寻找品类原型:带头盔看世界
确定最接近品类原型的品牌形象:高大上、国际化
占领品类核心资源,修饰:奇境、奇景、insta360
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取名的过程并不是一个拍脑袋分析过程,而是在
市场定位:明确初始目标用户
用户调研:明确目标用户品类划分规则及品类原型
数据统计:明确目标用户品类核心资源
的逻辑分析上,加上
1%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