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谈我儿子
经常听见别人夸自己家孩子,聪明伶俐,会读什么样的儿歌,会背什么样的古诗,会说什么样的英语,我都不曾羡慕。
我对我的孩子充满着自信,倒不是因为他脑筋有多聪明,而是他那高频率的发自心底的灿烂笑容让我心里稳稳觉得他很幸福。
为人父母,觉得到孩子正在幸福,内心已足够熨贴,不再多求什么。
做高中老师的我每当下夜自习回来,蹑手蹑脚走到他的床边,亲吻他的额头,他觉到妈妈回来,便甜甜地笑着。
他晚上睡觉比较规律,大概每天8点半左右就能入睡,入睡之后我们留他一个人在小屋子里睡着。偶尔进去查看他,给掖掖被子,摸摸小腿凉热,可能惊动了他,他于是又露出一副憨且痴的笑。
有时他会从床上跑下来,神奇地在黑暗中摸索把手打开门跑出来,踮脚立在门口,迎着外面的灯光,睁不开眼,便眯着眼使劲儿的笑。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于他来说,都是有趣的。在他看来,世界没有什么对错的标准,只有好玩不好玩的区别,甚至犯了错误,我管教他打他的屁股,他也觉得很有趣,要求:“再打”。有时候真的打疼了,他皱了眉,口齿清楚地宣告:“不打了"。这便是觉得不好玩了。
许多大人看来没什么意义的小事都能让他笑的弯腰,笑的发抖,笑的打滚,甚至笑的咬被子咬毛巾咬小嘴可触及的软物。
看他乐得那样,我也不禁开始思考这个来到人世间刚满两年的小生命的哲学观。
人类的处境,可以说众生皆苦,也可以说世界上本就不存在苦。苦到底是体验,还是臆想呢。任何一种实践中的感知在心灵上的投射,难道不和这心灵的柔软和敏锐有关吗。
水杯打翻在地上,看水杯灵巧地打滚撒娇,看水冷静自然地流淌,是一种乐趣。米饭撒在桌上,看米粒个个形态不一,别样生动,再一颗颗捡起来放在嘴里,让每粒米有自己的告别仪式,而不是混同大部队被湮灭,也是种乐趣。
但凡不要伤害到他人的身与心,其余的一切,都可以称之为是合理的,有趣的,为什么一定要分出对和错呢!
因怀了待人处事皆是趣味的心境,小孩子所流露出来的自然情态真是美到不可言喻。
他和他的毛绒小狗对视,眼里的深情款款,仿佛是注视多年不见的恋人。他吃小碗里的小熊饼干,正襟危坐,双目直视,啧啧品味,仿佛一个日本人在鉴赏寿司之神的料理。
他的认真劲,让我不自觉在生活践行他的理念,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换一种嗅觉来面对人生给我的种种安排。
想来人生中桩桩件件大小事,人不能左右的十之八九,干嘛不带点柔顺的态度,猎奇的心情去发现其中的有趣之处呢。
他还有一个好笑之处,借老人的话来概括,就是极会拍马屁。
犯了错误,大人训斥他,小家伙总是第一时间抓住认错重点。大人训他怎么能把玩具扔在地上,他立刻轻松回应:“不扔了不扔了”。大人训他怎么尿尿不打招呼却尿在地板上,他挤眉弄眼:“不尿了,不尿了”。大人吼:这孩子又闯祸了,他垂手而立:“我错了我错了”。
我有时故作生气不理他,他一会儿如小猫踱步一般徐徐靠近张望我的脸色,一会儿躲在桌腿或家人身后,左边一露头右边一现脸地逗弄我,或者干脆扮丑角出相,在我面前像旧日地主背手弓腰地视察自家地皮一样来回走动。
每到这个时候,家里老人们逗的不行纷纷说:这孩子又在讨好她妈。或者,这孩子又在拍马屁了。我的严肃冷酷必须也装不下去,只好对准他抛射几个白眼作数。
深夜看着他的睡脸想他白天那谄媚样子,心里慢慢思索着,觉出一点不一样的意味来。我相信一个孩子能够这样,说明他心中有着百分之百的安全感。
他知道大人的训斥是因为他闯祸,但是他人同样明白大人们对他的爱也是浓烈深重。因此他并不因为这来自爱的训斥而受伤,自然也不会疏远,害怕,逃避,冷漠。
他也一样觉得大人生气的模样很有趣,同时也好奇自己要怎样才可以把大人逗笑,便拿出浑身解数尝试。
这么小的孩子,智力不足以支持和人相处的策略,心思单纯的他只做让自己快乐的事,逗逗大人就是其中一件。
这很难不让我反观成年人,现在处于水泥森林包围当中的我们。
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极度缺乏安全感,当神经信号接收到来自他人一点点的不够热情时,便立刻把自己包裹起来,用种种面具来应对。也许是冷漠疏远,也许是脆弱逃避,也许是自卑自弃,也许是满不在乎,也许是偏执反抗,也许是愤懑戾气。
如果这样的一个可怜人能感受到来自世界深深的爱意,也许就不会以这样的心态去揣测,不会以这样的行为去抵抗了吧?
他也会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轻轻松松的说一句,是我不对,然后,依然充满热情地去拥抱这个世界。
他知道他的任性可以被这个世界包容,错误可以被这个世界原谅,他的灵魂和身体都被这个世界爱着,所以可以轻轻松松,甚至卖萌卖乖,这是一种多么放心逍遥的态度!
我简直都要嫉妒这个小朋友了,可以用这样的面目去对待他之外的其他客体。而我自己,有时被父母训斥,爱人抱怨就想把自己闭锁起来,我感知爱的能力,根本就不如这个孩子。
我被爱着,却不够自信坦然;我被包容,却不够开心放松。我的作为被看在爱我的人眼里,他们想必也是心里着急,他们已经把爱喊出了声,我却充耳不闻。成人接受爱和给予爱的能力,怎么敢说能比得上孩子的一半呢?
大家口口传颂着网上的一个段子,丈夫和妻子大吵之时,妻子让丈夫滚出门外去,丈夫摔门而去前扭头问一句:“那我顺便买什么菜回来呢?”这样的伴侣才算爱的能力达标吧,我们可以这样呆萌地面对亲近之人的怨气吗?
我的儿子在我絮絮叨叨批评他的时候也能自然地把手搭在我肩上,在我牢牢骚骚抱怨他的时候也能把头埋在我脖子里,每当我能不上夜自习可以陪他睡觉的时候伸出小手反复摩挲我的脸,早上醒来看见我还没去上早自习时就高兴地搂着我的头或者坐在我身上。
他心里永远不记得昨天的责骂,前天的罚站,大前天的冷落,他永远满血状态,时刻准备着好好爱家人。这样的能力,原来上帝从每个人一出生便给了,而人类却在短短一生的跋涉中退化了。
也许我要用一句每个母亲都会重复的话来结尾:我感谢上天给我带来了你,给我一个机会回到最质朴纯粹的人生初见之时,重新学会爱与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