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翻身做掌柜:如何找到好导师?
第1年日更第24天
1
上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导师对个人品牌打造的重要作用。今天我们来聊聊如何才能找到一位好导师。
厉害的成功人士不一定都能作为导师,好的导师除了本身有一定的技能以外,还要有助人的发心。
现在的社会,再也不是过去那种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师父必须学富五车,修行十几年才能教人的时代。但凡你在一个领域有一定小钻研,能够切实帮助别人解决问题,都可以成为师父。
只要你有15分,你就可以去教5分的,接着共同联机学习,不断升级自己的段位。
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师父会被徒弟反超,甚至最后成为徒弟的徒弟;当然也可能是师父在前面奋力跑,不断向高人请教,不断提升学习的速率,加上时间的复利,可能远远甩开徒弟。
这其中最关键,是导师的选择。
2
UP子木在2016年,从一个产后一百六十多斤的大妈,跟老公天天争吵,甚至吵到闹离婚的状态。用一年的时间,把自己蜕变成一个能量感十足,天天飞速成长,影响10000+宝妈改变低负能生活状态的大咖。
完全得益于找对导师。
除了每月读大量的书(无声的导师)之外,最重要的是找到正确的好导师。
好的导师有什么标准呢?
首先,最起码要看他的素质,修养和人品。他的身上一定有值得你尊敬的品质,一个只关心自己赚不赚钱、藏着掖着、自私自利,害怕你成长或者崛起的人,一定是成不了好导师的。
这一点在过去两三年的线上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很多导师在课程完善或自己崛起建立体系后,会明言要求学员站队,捆绑学员成长。
表面上是在帮助学员,但最终助推还是自己。
我特别庆幸自己遇见泽宇教育,这是我碰见过第一个不怕学员不站自己队,不怕学员会复制自己,开同类型课程的导师。
这才是真正的好导师。
3
UP子木上周分享了一个故事,关于我们都很喜欢的老董的故事。
老董是子木的好朋友,自己在北京开了公司,最近她和合伙人因为招聘的事情闹分歧。
原因是老董认为招聘的员工可以是没有经验,但有学习意愿的,而合伙人认为要招完全有经验,一进公司就能立马上手的员工。
在老董的观念里,认为公司应该为员工做点什么,要给员工提供成长的空间,帮助员工发展。
这两种观念可能在现在的职场中,后一种明显更符合现实,然而从两个人的角度,完全可以看出这两个人的素养。
老董绝对算得上是一位好导师,她的发心是帮助人,给人机会成长,这样的人并不仅仅关注自己赚不赚钱。
4
其次,好的导师还应该是实践出的经验,而非理论派学者。
一个人寻找导师的目的是为了解疑答惑,让自己少走弯路,那么一个纯理论不实践的导师,绝对帮不了你。
他可以给你提供理论方法,但是无法解决你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导师只适合在大学课堂上讲理论课。
如需实操,还是要找有过相关经验的导师。
我大学专业是会计学,期间经过好几任会计专业知识的老师,理论派的导师和实操派的导师完全不一样。
理论派的导师教学,看起来就跟完全按照书本念一样,而实操派的导师,会添加相关案例,以及自己曾经从业碰见的问题。
5
用这两个标准筛选了好导师之后,我们要如何才能让他成功成为自己的导师。
UP子木上周为了解决自己目前的困惑,专门从长沙搭乘飞机到北京,和《格局逆袭》的作者大熊老师吃了一顿中午饭,听导师分析了自己的状态后。
花几千块钱来回,就只为了去和大熊老师一起吃个午饭。
这剧本就有点像企业家们花高价,购买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时间一样。
代价是挺大的,但成果肯定是有所不同的。
试想,一个通过线上跟导师请教,一个面对面和导师请教,两者之后的成长速率会有差别吗?答案是肯定的。
6
当然UP子木已经去到一定的层级和高度,对于经济能力有限的普通人,我们是比较难有那样的财力去支持自己拜师。
那么,我们接近导师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合作的方式和他们结交。
合作的方式,既可以是拜读他的书,输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参加他的课程,和他进行线上链接,在线上向他请教。
所有的导师从一开始只是普通人,普通人逆袭最难的不是从1到100,而是从0到1迈出的第1步。
如果有可能,去助力他们成长,也是一种好方式。
就像泽宇教育的导师波力和华丹,在泽宇刚起步的时候,推了他一大把,现在他们俩自己也成为泽宇教育的金牌导师。
成功找到导师后,最正确的打开方式,是用自己的勤奋,用自己实际的成长,去回报导师的提携。
愿你找到一个乐于帮你的好导师,开启成长加速器。
我是小二翻身做掌柜,最走心的个人品牌咨询师。目前正在策划第一轮内测招募,个人品牌一对一咨询199元,辅导跟踪到出结果。第一轮招募关闭后,会马上涨价299元。现在积累案例内测期,每天开放一个免费一对一咨询名额,先到先得,如果你有任何关于个人品牌打造的疑惑,欢迎咨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