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历史有意思拾光文字铺

陆游 : 半生失意,归来仍是少年

2018-05-15  本文已影响212人  布瓜先生
陆游 : 半生失意,归来仍是少年

人上了年纪之后,常常独坐窗前回忆过去,感叹人生。年迈的陆游在回忆自己的人生时,写下这样的诗句,“念昔少年日,从戎何壮哉”,“忆昔西征日,飞腾尚少年”。二十岁左右是一个人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时代,而在陆游看来,属于他的少年时代,是四十八岁那年的从军西征

一个人为什么要在奔五的年龄说自己还是“少年”?四十八岁,今天看来是正值壮年,但是在宋代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平均寿命比较低,这个年纪已经是年老色衰,垂垂老矣。苏轼四十六岁时,写“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感伤地叹息着自己老了。

但是,陆游不是,四十八岁时,他依旧生龙活虎,甚至可以上山打虎,不慌不忙一枪刺死老虎,毫不逊色于小说中的打虎人物武松。他不是只会舞文弄墨的文弱书生,还是一个武功高强的“大侠”。

所谓时势造英雄,陆游那个时代,南宋偏安一隅,奸臣主权,朝廷无能,河山破碎,风雨飘摇,但凡有一点爱国之心者,都有同一个理想,保家卫国,收复河山。

陆游出生于北宋末1125年。金国灭辽,随后南下,发生靖康之变,北宋王朝覆灭。在这最坏的时代,他从小跟随家人四处逃难,颠沛流离,看多了战火之下的残垣断瓦,民不聊生,在父辈爱国思想的熏染下,抗金复国的种子在年幼的陆游心中埋下

天资聪颖的陆游,从小饱读诗书,勤练武艺,逐渐成长为文武双全的人才。他最擅长的武艺是剑术,从来不把自己当作是文弱书生,“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

怀着报国之志,十六岁的陆游第一次踏进了科举考试的考场,结果是落第。三年后,第二次去临安考试,再次名落孙山。陆游十九岁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诗人了,没考中是他才学不够吗?当然不是。原因是,他的家族是主战派,是秦桧的反对派。

陆游十七岁那年,抗金名将岳飞被秦桧杀害,宋金签订绍兴和议。这件事对陆游的震撼非常大,他痛惜,他愤懑,他写诗反对投降求和。于是,和秦桧结下了梁子。一个的理想是抗金北伐,一个一心一意想着卖国求荣,而朝廷大权就握在秦桧手里,陆游的仕途之路怎可能顺利?

陆游第三次参加科考,是十年后。这十年期间,陆游经历了与唐婉的结婚、离婚,又与王氏再婚,生子,父亲离世,等等。十年之后,陆游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文豪,身份是荫补登仕郎,九品芝麻官,虚衔。可偏偏这次锁厅试,他遇到的强敌是秦桧的孙子秦埙,好在这次的主考官也是一个有骨气的人,秉公对待,陆游得了第一,后面的礼部考试也是第一。秦桧岂能善罢甘休,在皇帝面前说坏话,说陆游“喜论恢复”,殿试的结果可想而知。幸亏,秦桧还没来得及进一步迫害陆游,第二年就死了。

经过与秦桧的“交战”,陆游的名气更加响亮了。秦桧死后,秦党的权力受到了制约,主战派取得了一些权力。三败考场之后,陆游选择了毛遂自荐,三十四岁,他成功进入官场,做了个县级主簿。两年后,调任京城临安,又一年后,调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主要负责为皇家编家谱,属于史官。虽然没有实际权力,但是他终于有了见皇帝的机会。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大宋子民,不论身份贵贱如何,忧国忧民始终是他心目中的大事。这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陆游在呈给黄帝的贺启中表达了誓要为国效命的决心,入见高宗时“泪溅龙床请北征”,没有结果,被罢官。十一月,南宋军大败金军于采石矶,冬季,陆游再次入都为史官。

陆游不是专门与高宗作对,他只是把爱国放在第一位,把忠君放在第二位。高宗禅位后做起了太上皇,孝宗即位。宋孝宗赐陆游进士出身,赞赏他的才华,对他有知遇之恩,陆游也对孝宗表达出赴汤蹈火的忠诚,他逐渐成为朝廷核心权力部门的一员,成为最高权威人物的心腹。

锋芒初露的陆游,一心想为国家出力,因为敢于直言,又得罪了一帮人,被贬出京。后不久,南宋和金的战争再次暴发,由于宋孝宗的举棋不定,加上主和派的唆使,最终南宋朝廷以签订屈辱的隆兴和议结束这次战争。主战派有心杀敌,无力回天,而陆游也因为“力说用兵”这一说辞被罢官,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一年,陆游四十二岁。

陆游起起落落的仕途经历,究其原因,无非是他所坚持的抗金北伐与投降派苟且偏安之间的矛盾。锋芒太露,不是好事,尽管遭受逐斥,但他依然将主战原则坚持到底。

此次被贬回到故乡,时过境迁,对于小时候长大的地方,陆游看到别样的山水江南,遂有了闲适诗的代表作《游山西村》。诗中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是眼前之景,也是一种人生哲理。看上去,他的人生已经陷入了低谷,可他并没有丧失信心,还在期待着,期待着再次为国出力。他不可能甘心,他是一个战士,一个心怀家国的人,他不是陶渊明,也不是隐士。

读书、写诗、饮酒、闲逛、看儿童骑竹马放纸鸢,这些都是乡隐生活的主要内容。而对陆游来说,这只是短暂的休整。

终于等到柳暗花明之时,四年后,四十六岁的陆游接到四川宣抚使王炎的邀请函,赴夔州上任。此时,王炎着手召集有勇有谋的抗金志士,筹备北伐,陆游接到信,该有多么激动,“衔恩刻骨,流涕交颐”。


陆游 : 半生失意,归来仍是少年

两年后,四十八岁的陆游再次毛遂自荐,主动请缨,从军南郑,匹马戍梁州。此时的陆游如获新生,快意恩仇,心情一改前些年的感伤哀叹、顾影自怜,充满豪情壮志。这段从军经历,成了他口口声声说的“少年”时代。异常艰苦、异常凶险的从军,在陆游看来是世上最快乐、最浪漫的事。半生颠沛,半生潦倒,半生不得志,再次出发,他依然是英姿勃发的少年英雄。一切只因为他实现了投笔从戎的梦想,可以奔赴战场,杀敌报国。

一个人是不是老,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更重要,当一个人为理想奋斗时,心理年龄战胜生理年龄,散发出超强的能量。陆游就是这样,穿上军装,那个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老头子一下不见了,成了威风凛凛的真的猛士。

南郑从军期间,陆游为王炎献计献策,亲身参加对金军的作战,上山打虎为民除害。这一年,他的诗作也迎来了高潮,诗风转变,从模拟前人的端庄雅正,转变到创作性极强的现实主义,成为真正的“陆游第一”。可以说,四十八岁,他的人生攀至了顶峰。

然而,四年后,朝廷再一次摧毁了陆游的抗战思想,他开始变得放诞不羁,用“放翁”号,以此展示他不屈服于当权者的一身傲骨。从这以后,陆游又被几次罢官。1180年,五十六岁,被弹劾,理由是“疏放”,不守规矩,被罢官。1189年,六十五岁,被弹劾,说他行为不检点,被罢官。其实陆游几次担任地方官,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很受老百姓的爱戴。

陆游不是沉迷声色,放浪形骸,在颓放的表象之下,他的骨子里流淌着执着无悔的爱,对一个民族至死不渝的忠诚和热爱。

六十八岁那年的冬夜,听着屋外雨横风狂,想着现实之中祖国的风雨,想着自己的人生境遇,陆游不禁滑入梦境: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在故乡山阴,躬耕田野,过起“草草半盂饭,悠悠一碗茶”的简朴日子,实在比不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军旅生活。英雄暮年,晚年的他生活很穷困,日子过得不好,但是他的爱国热情从未改变过,从未停止过。

1209年十二月,陆游带着未完成祖国统一的英雄梦,带着对失去的爱人的深切思念黯然离世,享年八十五岁。临终前,他满心念想着的依然是这个国家: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陆游 : 半生失意,归来仍是少年

这是陆游的生命绝唱,是一个战士至死不渝的梦想。回顾所来的一生,闯荡南北,爱国无问西东,“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梁启超说,“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陆游可称得上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每个人心中都应怀有一份爱国之情。风雨飘摇的南宋,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维系得尤其紧密。陆游从来不会偏安一隅,他抓住每一次在朝机会,针砭时弊,主张抗金。而现实总是很残酷,那些抗敌主张始终不被采纳,爱国诗篇触怒当权者,换来的是被罢黜,蛰居乡野。

一生曲折沉浮,时仕时隐,山重水复确无路、柳暗花明不见村之后,陆游依然自嘲“老翁其实尚童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