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光想法散文

哲学专题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谢菏生先生领我进入马克思主义

2019-05-20  本文已影响122人  jwyyw雯

          2019年5月18-19日,大脑高速运转,在博学、风趣、优雅、诙谐的谢菏生先生引导下,我们一起学习了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从对象出发,初步了解了现实、客体、直观、实践、认识等的基本内涵,也因此成为自己进入哲学殿堂的敲门砖。

          掩卷而思,先生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观的产生有了一次全新去探讨的冲动,借着回家旅途的空闲时间,就以重读这篇经典的方式,再一次回顾一下伟人马克思的实践路和谢菏生先生的谆谆教诲。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 该著作的被发现

        马克思生前发表的著作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不在其列。他去世后,好友恩格斯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了马克思珍藏的手稿。据先生课堂上的表情来看,恩格斯发现该著作后,应该是一种类似考古学家发现千年典藏的文物那般开心的状态。仔细品读之后,发现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实践为基础的世界观。这一发现,对于恩格斯而言,有曲径通幽处却豁然开朗的那种欢悦,对其进行了部分措辞上的斧正和温润后,将其公开发表。

        最早发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为该提纲作序,并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二、全文重读

        提纲 (一)

        原文: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这一段文字,先生给我们讲解的时候整整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先生从一个水杯出发,给我们形象地对此段文字的哲学关键词“对象”、“现实”、“客体”、“直观”、“感性”、“实践”、“抽象”、“活动”、“本身”这些看起来小学生都会,但实际上很深奥的词汇进行了讲解。

        先生说一个杯子,放在桌子上。没有什么意义,但如果我拿到了它,它就成为了我拿的“对象”,也存在了一个被拿起来的“现实”,从而成为被拿的“客体”,看到拿杯子的现象就是一个“直观”的形式。费尔巴哈就仅仅从杯子的上述存在去看这个杯子,也并没有将这个杯子作为人的活动去理解。他没有看到这个杯子包含了很多的人类创造性的活动,有设计杯子外形、寻找原材料、建造模具、加工制造等多个环节,仅仅只是认为杯子是一个存在的杯子。这也是马克思对从前唯物主义批判的内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的含义”。

        接下来的解读,先生从“抽象”、“本身”、“实践”等定义入手,发散性地为我们讲解了青年马克思的哲学学习历程,从康德到黑格尔到费尔巴哈,再到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著作的写出直至形成他的本身哲学思想。也在这个提纲之一中形成了他的初步历史唯物主义观即“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也成就个描绘了一个“我实践故我在”的伟大马克思形象。

      提纲  (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这一段的讲解,先生将我们引入到实践的概念,对经院哲学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讲了“思”的意义,就是晚上睡觉前要用心认真思考一下,白天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实践活动,要从现实出发解决庄稼为什么没长高的问题。这种简约形象的讲解,如一道星光,让我刹那间对“思”和“实践”的概念有了顿悟的启发。接着,先生又从思考让我们回归到现实的问题。所谓现实,就是要超越形而上学的方式,回归拥抱世俗本身,从老百姓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出发,从有形的具体中超脱出来,寻找出源头、本源、初始、终极、本质、实体的规律,在千变万化中找出一成不变的东西,并将它们发展为真正的实践活动。听到先生这样讲,我想这就应该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群众路线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哲学依据吧,也充分映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科学论断!

       

          提纲(三)

      “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本段话的中心句在于“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人的受教育,关键在于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应该为家庭教育,重点应该将对法治与道德教育放在孩子的成长每个环节上,让孩子明礼仪,懂规则,尊法律,守信用。这种原生环境的言传身教,对塑造一个新时代的良好和健康人格是必不可少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一定会是受过这样的教育的,从而相互影响,以映证“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这一科学论断。

        第二个层次就是知识的教育。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文社科知识和科学知识互补相依,不可或缺。这些都是人类精神文化资源的传承,也是推进整个社会文明进程中,改变人类生存环境的基石。

        三是社会实践教育。每个人都要在社会这所大学中去学习,为人处世,规则教育,诚信教育,挫折教育,经验教育,口才教育,艺术教育等等人生的阅历都需要从这所大学中学懂弄通。而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才是我们每个人最稀缺的本领,这种教育能力的提升也就只能通过人的劳动去创造,同时达到自我教育的改变,进而影响整个环境的改变。

          提纲(四)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他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本身中分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本段的论述,来源于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对宗教异化的论述,出自于《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谢先生认为,异化是指从原有的方式转变而来后却否定自我,变得不是原来的自己。而马克思通过思考,把异化和劳动相互结合。形成了一个“异化劳动”的概念。通过宗教之间的战争和自我否定自我异化展开了对宗教枷锁的批判。

        本段文字,还通过不断地分化、分离、分裂,把世俗世界的苦难、冲突、矛盾、灾难外化于形,逐渐让我们在内心空想出一个可以拯救世界的上帝,进而世俗世界异化出了一个对立的宗教世界。

        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的批判主要的落脚点就在于“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经过历史的沉淀,这段经典经历了“使之革命化~使革命成为常态~不断革命~不断改变~不断走向公平正义”的一个异化的过程。

       

        提纲(五)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

        本段内容,马克思对其进行的批判就是指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而喜欢直观和感性。也就是和提纲(一)相互呼应,他喜欢通过感官认识的物体表象,而不会看到该物体背后的劳动实践,也即没有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意思。

        提纲(六)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2)所以,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这段内容的核心是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大的飞跃,通过这个学说,他把人和自然从神的统治下解放了出来,从此,科学理性代替了原有的抽象性空想性的改变方式。

        谢先生指出,人之所以为人,就要走出自然界,走出社会,从自己的这个社会中去寻找人。人的本质就是要在劳动中创造社会关系,人在劳动中产生社会关系。人类文明也就由此不断推进,从自然经济时代发展到市场经济时代又前进到全球化经济时代。

        正是因为这一系列人本的改变和社会关系的发展,我们在这不断地前进和变化中,提出来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始终保持着开放的状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劳动,不断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也是顺应时代潮流而不断延续和创新。

          提纲(七)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本段文字的关键理解点在于这个“社会形式”,它经历了“有社会结构~有社会关系”的形式演变,其中社会关系依然是社会形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这个全部社会形式的基础,依然在于“实践”,它的“本源”也依然是实践。

        提纲(八)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这一段提出了一个“神秘”的概念,这就是人们对于未知世界假想出来的一种社会形式,但这种实践形式都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得以查明确定,并能够通过实证分析、定量分析等本质的分析方法解决其间很多存在的问题。这一段话,也展示了马克思在当时被德国政府和世界各国所追逐流放的形式下,依然相信其革命实践活动能够取得胜利的信心。

       

        提纲(九)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本段文字,主要就是“市民社会”这个新的定义。所谓“市民社会”,重点从“市”着手,即当广大农民从土地上分离专门从事买卖的人,形成了一个商品交换的场所,就是“市”。市民社会代表了一种新崛起的生产关系。

        这种市民社会的发展,随着商品交换活动的增多,逐渐形成了重商主义模式,对物质的大量需求又影响到了制造业的繁荣和发展,不断进化由商品时代进入到资本市场直至如今的大规模化城市集群。

        因此,随着生产力不断的发展,直观的唯物主义也产生了不顺应时代的境况,所以需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阶段,对所有人形成的社会关系和市民社会进行辩证地理性地实证的论证才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提纲(十)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本段文字重点在于“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提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对比,确定了对比论证的思维方法,首次在《提纲》一文中提出新唯物主义的概念,在哲学历史上,也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提纲(十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本段文字属于《提纲》一文的结尾,提出了马克思的理想就是在于改变世界。

          何为改变,就是通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打开思想的空间,让思考不停下来,适应变的趋势,我们才可以实现行之有效的发展。

        穷则思变,变则通。两天的哲学学习,虽付出了超过万元的金钱,却得到了受益终身的思维方式。我很确信,跟随着社科院的大师们,跟随着谢菏生先生,马克思哲学的影响定会指导我未来司法行政工作的实践。相信我们每天给自己一点点改变,崇尚法治,秉持善良,保持乐观,积极向上,这些改变也定会产生蝴蝶效应,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我们的城市更文明,我们的素质更提升,我们的社会更发现,我们中国的伟大复兴也会更辉煌地圆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