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动物》14

2023-11-18  本文已影响0人  和弦夜光杯

十行采集:

1.偏见是人类生存条件的基础。群体保护机制和由此产生的群体偏见是一种生物的生存机制,促使我们偏爱自己的亲属和部落,并对外人保持警惕。

2.偏见:定义为对一个可区分的群体中的所有成员的一种消极态度——仅仅依据的是他们是该群体的成员。

有些偏见主要是认知上的,植根于错误的信息,它们通常相对容易改变。

偏见的第二个成分是情感,植根于抵制理性论据的直觉。

3.刻板印象:认为一个特定属性是群体整体的特征,忽略群体成员之间实际差异。

刻板印象往往是准确的,因此可以是一种适应的、简短的处理复杂问题的办法。

刻板印象可以被认为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目的:它们提供快捷的信息渠道,并在事实发生后对偏见情绪加以合理化。

4.性别刻板印象(性别歧视)夸大了两类人之间的差异,并倾向于忽视各类人的性格特征和能力的差异。

5.偏见往往会导致对受鄙视群体成员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其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是种族歧视。

6.由于抑制偏见需要付出努力,人们可能特别被那些证明他们的消极感觉是正当的信息所吸引,并促使他们表达出这种感觉。

7.导致偏见的四个基本社会心理原因:

•经济和政治竞争或冲突:以争夺资源。

•替代性攻击:感受到挫折时,人们倾向于寻找替罪羊:把我们的麻烦归咎于无辜和无能为力的人。

•维持地位或自我形象:我们需要为我们的行为和自我意识辩护。对他人持有偏见会增强我们的自尊心。

•从众导致的偏见:许多人的偏见只是遵照了他们所生活社区的普遍准则,或是依从了一些重要社会机构的公认惯例。

8.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的偏见来构建叙事逻辑。

不仅偏见会影响归因和结论,而且错误结论也会证明和加剧负面情绪,整个归因过程得以螺旋式上升。

9.归因模糊性:解释别人的行为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偏见使这个问题复杂化,因为我们的社会身份为一个特定个体的行为设定了更多的潜在原因。

10.减少偏见的方法:

•通过接触和熟悉:

接触假说:遇到现实中的人,而非刻板印象,最终会带来更多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通过相互依存和合作:

在实现共同目标时相互依存:这是一种个人需要彼此才能走向成功的局面。

参与合作的过程打破了内群体与外群体的感知,并允许个体发展“一体”的认知范畴:我们是一体的。

一行精华:

偏见:定义为对一个可区分的群体中的所有成员的一种消极态度。

刻板印象:认为一个特定属性是群体整体的特征,忽略群体成员之间实际差异。

减少偏见的方法:通过接触和熟悉;通过相互依存和合作。

触动,反思,改变:

偏见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性思考方式,而攻击性天性的核心,其实是对外界未知的恐惧,所以通过接触和熟悉,把未知慢慢变为已知,可以消减恐惧,从而减少偏见。

由于没有合理动机和机会去深入了解他人,作为认知吝啬者,我们倾向于用简便快捷的刻板印象去给他人贴标签,省力地填上空白,可以减少我们的认知失调。

偏见和刻板印象的形成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有随时修正这种第一印象的习惯,而不是顽固的先入为主。这也是贝叶斯法则的一种运用,大胆假设,随时修正,会让我们距离真相越来越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