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说“礼”

2018-01-10  本文已影响21人  持枢君

礼书第一

①《史记》是美的历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其实,一本书的成功,并不会仅仅因为一个中心思想。

想必,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也是像林黛玉进贾府一样,一个字不肯多说,一步路不肯多走,一个动作不会多做的。所以,闭上眼睛,脑海心间,都是人的举手投足,都是物的上下左右。都是一幅幅勾勒出来的清晰画面……

看过《百年孤独》的都知道,这是一本相当难啃的书,可是为什么还是有人乐此不彼的去看,去细细品味?因为细节,我已经忘了书中所有人的姓名,可是我还能清晰的想到书中那个暴晒的下午,男子和芭蕉树形同一体的绝望,能记得男人出征回来,看到他的那一眼,希望和灭绝共存的气息扑面而来,能记得……

《史记》也是这样,唯美。如果这样一句话不能解释,那我就搬出来一些句子,供大家细细把玩:

稻粱五味,所以养口也;

椒兰芬茝,所以养鼻也;

钟鼓管弦,所以养耳也;

刻镂文章,所以养目也;

疏房床笫几席,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

这段话,是排比,然而说的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我们口中也经常会发生。

我们说,要吃饭,司马迁说:稻梁五味,所以养口也。

我们说要看书,司马迁说:刻镂文章,所以养目也……

你说,他说的字,我们也都认识,可是这样子排列,美的感受就出来了。

大北京的故宫,东西大家都熟悉,砖瓦木。可是,经过排列,垒砌,加工,那就是很美的存在。

②《史记》中的《礼书第一》是美的文章

这只是书中的一个小片段,而整篇文章就像是在盖房修屋,写诗作画。你看一句,嗯,不错,再看一段,嗯,更深一层。一口气看下去,一个大写的“礼”字就这样铺展在你面前,栩栩如生。

其实,有很多人写“礼”这个话题,并且都有令人难忘的警句,而只有司马迁,是在阐述“礼”。阐述“礼”为什么要放在书的第一位。不得不说,开门第一章,自然有他下真功夫的情感在。

③洋洋美德乎

这个“礼”的话题有些宽泛,而越是宽泛的东西,越写不出情感来。所以,曹雪芹告诉我们,太宽泛写不好怎么办?从千里之外的草灰蛇线写起,牵着这个线头,慢慢的,自然就写好了。

所以,大家可能不记得《红楼梦》中大家都写过什么诗歌,可是一定记得刘姥姥进大观园说的那句: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这句“诗”吧。

所以,我可能也会慢慢忘了司马迁在这篇文章中说的一些话,可是他用口鼻耳眼身做的关于礼的比喻,我却不会忘,每当想到礼,就会记起来,嗯,司马迁做过这样的比喻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做,就是“礼”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