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钱——汉或苗的殡仪风俗用品

2017-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华夏民族学苑

大约在2008年,我在前往探访游方地的途中,见到通往山上的小路上撒满了许多草黄色的纸钱。小学校长的儿子A对我说:“这是我们苗族的风俗!”。我正想说这种外圆内方的纸钱与汉族的一样时,在宁波上学放假回家的村主任之子B说:“他们汉族也是这样的风俗。”

其实,这样的误解很多。他们俩同样的年纪,在接受相同的民族背景下,因经历见闻差异,对同样的事物产生不同见解。对于村里的山水草木,这哥俩是同样地熟悉不过。他俩都是方召初中毕业,后来A去了县城上高中,B由于成绩优秀获得了宁波一家民办职业中专的奖学金前往求学。因此,B对于所谓“汉文化”的了解自然相对于A要多得多。

纸钱这一殡葬用品从中国的城市到乡镇和农村,上溯约至一千多年前的魏晋南北朝(Shang, 266)至迟推至唐末(Tsien5:1:85),在生者与死者的联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尽管用纸钱做祭品的风俗在中国各地广泛存在,程度有所不同,其中也包括许多少数民族(穆斯林和基督徒除外),甚至波及到越南的红河谷地,但是人们在使用它时实际上根本不会去考究其由来。许多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老辈子都这样做的。

巫脚交地处苗疆腹地,但与汉人的密切接触也有数百年之久,就在今天方召乡政府的驻地,还有当年清政府屯兵的覃高堡。许多日常惯用,不能说没有外来文化的渗入影响。

【本文由“华夏民族学苑”发布,2017年06月09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