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蔡崇达的《皮囊》

2019-02-20  本文已影响0人  慢点拾光

对于美的事物,人们总会倾其所有以占有,对于文字,亦是如此。韩寒这样说道:“好的文字往往带给人两种阅读感受,一口气读完或者舍不得读完。”《皮囊》于我而言,便是这样的文字集。

《皮囊》确是一本认心、认人的书。书中记录的一个个故事,是携带了家乡味道的记忆,是承载了成长历程的岁月。这样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发生着、经历着、感受着,以为不足为外人道,而作者蔡崇达将这些油腻的的生活琐事写成了爽口的时光故事,那样深刻,那样动情,牢牢地摄人心弦。

当合上《皮囊》这本书,阿太、母亲、父亲、张美丽、厚朴……这一个个人物形象仿佛挣脱了故事,站在我眼前与我交谈。阿太究竟是多么狠的一位老太太,生死与伤痛于她而言都微如沧粟,也许是岁月早已在她那斑驳层叠的皱纹中刻出了智慧——“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生而在世,皮囊带我们行走,也将我们困囿于肉身。

《母亲的房子》盖起来是很不容易的。盖一座大房子,最初只是父亲第一次与母亲约会时立下的誓言。后来父亲中风倒下,家里的日子异常拮据,所有人只得省吃俭用,而盖大房子的誓言一直在母亲心里矗立着。母亲曾先后三次坚持将房子修建完整,她每一次的倔强都看似任性地毫无道理,让家里的状况再次回到当初的窘境。也正是这样的倔强,才更能让人理解和钦佩母亲对于父亲无言而又深沉的爱,“她想让父亲发起的家庭看上去是那么健全和完整”。爱情是个很伟大的东西,无需言语,就能让两个人合二为一。

每个时代都必定充斥着对下一个时代的好奇和这一个时代的桎梏,这是个矛盾,矛盾冲击着每个人的内心,最终勇敢的人或成为先驱,或沦为炮灰,《张美丽》无疑是个美丽而幽怨的炮灰。张美丽为爱献身,成为了小镇里人人口诛笔伐的人物;将自己认为美的、对的、喜欢的做成生意,招来了同乡和自己宗族的咒骂屈辱,最终撞死在祠堂,灵魂无处安放。也许,这就是与时代不同步的代价。小镇随着时代的车辙缓慢前进,走向曾经张美丽走过的痕迹,终于热闹、妖艳、奔放的小镇,张美丽不在,她去了下一个时代。

《厚朴》是个以梦想为生的男孩,大步跨向梦想巅峰就是他的“HOPE”。名如其人有时候也是准确的,厚朴就是这样一个像名字一样用力的人。可是“不清楚真实的标准时,越用力就越让人觉得可笑”,厚朴不遗余力地折腾了小半生,以为就要触碰梦想的巅峰,以为想象的自己就是现实的自己,最终被虚妄的想象杀死。急躁的生活下,慢一些,不争一些,也许会走的更快。

我们的时代是“以快为胜”的时代,是可悲的时代。悲于我们埋头躬身碌碌而为的奴隶之姿态,悲于我们竭力追求芸芸相争的若鹜之模样,悲于我们朝夕相见终又不识己的荒诞之遭遇。的确,谁都没有权利指责一个人的生活追求,可是,谁又敢扪心而自问,我是否正愉快地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我还记得最初的自己、最初的梦想吗?外面的世界如此喧闹,倘若我们不能平衡掉肉身的重量,灵魂终会远离,那我们就真的只剩下皮囊了。《皮囊》这本书讲述了作者自儿时起的14个生活故事,不刻意铺陈,情深而意切,直击生活的智慧,直击读者的内心,帮助读者更清楚的看到真实的自己。愿你能看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