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玙哲散文 |没有什么悲伤的故事。

其实,或许真的没有什么悲伤的故事。
毁灭一切美好的东西,就是死亡。这才是最让人悲伤的事。除此之外,我真的不清楚还有什么值得悲伤。人世浮沉,似乎很多东西都在一种变换的方式存在着。电影中,女主人公跟随男主人公而去,爱情如此忠贞,如此纯美,让人无限遐想。爱情,什么是爱情。当经历感情的地震之后,我不断的反思着,什么是爱情?发出很多疑问,甚至猜忌怀疑爱情的本质,定义,以及爱情带来的一切。婚姻,爱情,日子,生活,一切都像极了一种魔幻的形式存在。周而复始的生活也在不断的推进,怀疑,甚至抱怨,指责,负能量占据着心灵世界。我们需要什么?温暖的家,爱你的人,钱,权力,地位,荣誉,幸福,温馨,甜蜜,虚情假意,还是说不清的暧昧,出轨,甚至各种沉沦,堕落。复杂的人性,在美好破碎之后,开始出现裂痕,我们开始对于所有的事物充满怀疑。人生出了问题,千奇百怪。
混乱就此开始,不得不面对世人的眼光,还有很多人嘲讽,背后稀奇鬼怪的言语。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在别人的语言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可笑,每当听到别人议论你的时候,你才发现,你的别人的世界里,居然那样奇怪。但是他们独自面对你的时候,总是对你温和,甚至对你客客气气。背后,你就是一个他们认为的怪人。可笑的人际关系,很多时候,人很累,多数来自于这些带着假象或者功利性的虚假性应酬。但是我们是群体性动物,不得不这样做,否则你不合群,遭受排挤,甚至受到非难。各种花样轮番上演,于是你终于被孤立。他们认为你被孤立了,于是洋洋得意。以为自己多么的高尚,甚至多么的高贵。那副志得意满的样子,真的很让人恶心。活着,真的不是为了讨好和迎合,即使千万人厌恶你,你依旧要活成你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
其实人生真的很短暂。如果按照年算,没有几十年;如果按照天数算,也没有好多天。因此,活成什么样子,自己完全可以做主。没必要去讨好这个不曾对你温柔相待的世界。司汤达说过:爱过,活过,写过。这个自由的一生,真是棒极了。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个体自身的人生航向和追求。其实要做到司汤达说的这三点,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很舒心的事情了。虽然有时候,我常常因为生活中的不幸而过度的自责,甚至无限制的扩大痛苦,以至于我深陷苦痛中无法自拔。如果有人给你分享这种痛苦,或许苦痛感会减轻许多,最怕的是无人愿意分担,于是自行激救赎。我就这样,在一种自我的救赎中,塑造着我的灵魂。我常常将肉体和灵魂区分开来,毕竟肉体上 的东西真的不好说,但是灵魂的寻找一直在内心深处明晰。我在寻找灵魂的深度或者和广度,我要找寻区别我肉体的那份身体,它赐予我生命的厚重感。所以对于肉体的欲望,或者身体的需求,常常没有那样重要。比如修饰,各种物欲,或者食欲,它们都显得不重要,只要简单即可。但是要满足灵魂的需要,则太过于艰难。我常常因为无法满足灵魂的需要,而过度的自责。我自责,我让我的灵魂处于一种荒芜的境地,我并未让它变得丰富。其实可以做很多事,丰富我们的灵魂。但是我们逃避了灵魂的直视,我们往往是躯壳,躯壳里生活,去爱,去失去和得到。当躯壳不再了,我们就随之而毁灭。
这几日,阳光也好,所有的东西都似乎看起来完美。可是生活总是充满各种小插曲的,一个人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有很多关系,需要维系。即使你孤独万般,依旧还是有很多人会和你联系。比如你的父母,你的亲人。他们往往一生都将伴随你。你的那种孤独,仅仅是一种没有人陪伴的孤独,而不是一种灵魂上的孤独。没有人陪伴的孤独带来的难受似乎大于灵魂的孤独。但事实证明:灵魂的孤独更让人难受。周末的时光,不外乎就自由安排,骑车,散步,跑步,看电影,或者有空的时候陪伴孩子。现在的我,处于一种放空的状态,有时候很喜欢这种感觉,有时候有十分厌倦这种感觉。他们说:一个人的时候喜欢胡思乱想。似乎是这样,一个人安静下来的时候,的确需要思考很多,即使不思考,也无法安静下来。不过终究要去习惯这件事,毕竟孤独也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骑车沿河而行,才发现,春天还未走远,春花就已经快枯萎完了。稀稀疏疏的看见几处油菜花,但是花的影子早就不见踪迹。故人说: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突然想到这句诗句,心里顿生失落。前段时间,我总说等空下来,就去看河边的花,可是一直没有行动,工作原因,或者剩余的时间不多,也做其他的去了。导致现在春花已经凋零完,再欣赏的时候已经是晚春。美丽的花儿再不灿烂,只有等来年,才可以再看见,不免失落感又多了一层悲。花似乎没了,但是叶子似乎更绿,花过,就是结果,然后是丰收,枯萎又将来临。于是,趁春天还没有溜走,一定把握好这最后的春意。
四月,樱花会璀璨的盛开,值得细细的品味和欣赏。对于自然的这份爱,应该长久的保存。在安静的小城生活久了,也开始厌倦起早贪黑的日子,习惯本身就具有麻木性,可是就害怕这种麻木性是短期的,就像麻药一样,退去了就没有了药性。最怕某天厌倦了这样周而复始的生活,想要逃离,又不得,于是苦痛感就开始一阵阵降临。怎么办,还不是得忍。毕竟你没有辞职的勇气,没有去看世界的勇气,或者没有底气,这强大的底气来自于一种物质上的安全感。说到底就是钱。如果有钱了,或者真的可以肆无忌惮。只是没有钱的前提下,只得老老实实的呆着,偶尔幻想一下,是可以的。生的乐趣,完全被这种无可奈何的安慰打动,于是安于现状成了必然。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处田园,只是有些人过早的让那田园荒芜了而已。因为现实,往往具有强大的摧毁力。
如果可以成为一棵树,我想一年四季都开花。
后记:2019.3.25 办公室,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