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暘随笔】故乡散忆(33-34)——故乡的杨树
文/巴暘
儿时的故乡,最多的树还要数杨树。杨树作为一种行道树,遍植于故乡的大路两旁。一条条笔直的马路连接着村村落落,两边高大笔直的杨树碧绿成荫,构成了故乡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杨树和柳树一样的勤快,从冬天开始,就孕育着它的新芽,那是一个个尖尖的针状小芽。大概春节过后,杨芽就悄悄从枝条中探出了头,个子小小的,一般成棕色,整齐的排列在灰色的树枝上,等待着春的到来。随着冰雪消融,气温回暖,这些小芽越长越大,渐渐地泛起青绿色,开始萌动着春的气息。
杨芽硬硬的、尖尖的,不小心碰到它的尖端,扎的手生疼,摘个下来,用手捏碎,就会觉得手指上粘糊糊的,甚是粘手,这正是看似平凡的杨芽的有用之处。初生的杨芽采摘以后,经过加工,可以制作一种胶水——杨芽胶,是种绝对天然无污染的优良黏合剂。
每年的冬春交替之际,正是拾杨芽的好时候。拾杨芽是家乡的叫法,说是“拾”,而不是“摘”,那是因为人们不是专门爬上树去摘树枝上的杨芽,而是有的杨树长成了,要砍了卖钱,大树砍倒后,枝枝条条上挂满了杨芽,大伙就把他们一个个的掰下来,拾走。还有的正在生长的杨树,为了让它们长高长粗,每年发叶之前都要修枝,把下层的树枝砍下来,砍下的枝条上的也长满了杨芽,都会被大家掰下拾走。
每到拾杨芽的时节,村里的大大婶婶们,听闻那里有砍树的,或者有修枝的,不管多远,都要相约着,骑着自行车过去,一起拾杨芽。拾到的杨芽用布袋装着,放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拖回家去,村里时不时会有小贩吆喝着来收,大家就把拾的杨芽拿出来卖钱,贴补家用。在我小的时候,拾杨芽卖钱这种事情还没有,大概是我上了高中,妹妹都长成小姑娘的时候,那时常常听母亲说起,又和那个大大婶婶去那里那里拾杨芽了,有时还带着放学的妹妹一起去。拾的杨芽其实卖钱也不多,只不过是农闲时候农村里闲不住妇女们打发时间挣点零碎家用的一种方式罢了。
天暖以后,杨芽的尖端渐渐裂开,绽出一条条毛茸茸的穗儿,就是杨穗。杨树是未发叶,先抽穗,茸茸的杨穗挂在光秃秃的枝头,就像毛毛虫爬满了树,一个个的提溜在树枝上。风儿吹来,这些小家伙们摇摇摆摆的在枝头荡起了秋千,发出沙沙沙的声音。有的杨穗经不起风的吹动,落在了地上,就成了小孩子们的好玩物。
拿它来作弄小伙伴是最好不过。调皮的小孩悄悄的捡起几根杨穗,轻轻走到小伙伴的身后,趁其不意,一把撒在他的背后衣领内,就如毛毛虫落入其中。被捉弄的小伙伴必定浑身一哆嗦,赶紧反手撑开衣领,下面扯开衣衫,想法让它掉出来,看到落地是杨穗,也就放心了。而捉弄人的孩子这时已经哈哈哈地跑远,被捉弄的孩子又不甘心,地上抓起一把杨穗,奋力的追上去,往作弄人的孩子身上招呼。
稍大点孩子还会拿杨穗来拼文字或做图案,还会用根线把杨穗穿做一长串串,挂在鼻子下,当胡子玩,乐此不彼。
杨穗成熟开花之前,在每个穗的根部会萌发几片新的叶子,叶子嫩黄嫩黄的,像一个个的小蒲扇,在阳光的照射下或雨露的滋润中尤为显得清新秀丽。雄树的穗儿为棕灰色至棕红色,成熟后会飘落下来,像一条条毛毛虫,落在地上,成为孩子们的好玩意儿。而雌树的穗儿长成以后,不掉落,会结出很多碧绿色的小珠子,小珠子成熟后逐渐裂开,吐出一团团白绒绒的花絮,似柳絮一般,就是杨絮。杨絮开花比柳絮略晚,一般要到柳絮飞完,杨絮才开始登场,但个头比柳絮大,却没有柳絮轻盈,质地更为凝聚,有点像棉花,不能像柳絮那样随风飘的很远。杨絮飘落时如下鹅毛大雪一般,纷纷扬扬的,落得满地都是,厚厚的一层,白茫茫的一片。
杨絮落完以后,杨树长的愈发枝繁叶茂,直挺挺的一排排,高大挺拔,雄壮威武,就像三军仪仗队,仪姿帅气潇洒。而小时候对杨树的记忆和留恋,主要是因为杨树以它挺拔的身躯为我和小伙伴们上学来保驾护航。在去学校的三里多的大路上,两排杨树挺着健壮的身躯,展开壮实的臂膀,把整条道路遮的严严实实,形成一条浓浓密密的绿荫,犹如巨大的绿伞一般,遮挡着头顶炽热的阳光,为上学的我们挡住层层热浪,送来丝丝凉爽。
杨树作为行道树,栽种在道路的两旁,甚是壮观与美丽,炎热的夏日又能为行人遮阳蔽日,让人们愈发觉得它可爱与迷人。但杨树却不适合载在家里的庭院中,这是因为杨树的叶子硬朗肥大,风吹过来,叶子四下摆动,哗哗啦啦的直响,特别是在深夜,响动起来像是“鬼”在拍手,很是瘆人,杨树也因此有个很不吉利的名字——“鬼拍手”。家乡原先有句民谣:“前不载桑、后不栽柳、当院不载鬼拍手”,桑树与“丧”同音,柳树的柳枝在老家常用作“哭丧杖”,均不适合种在庭前院后,而“鬼拍手”说的就是杨树了。当然这些都是老迷信的说法,但原来家乡的老院子里却确实是这样做的,院内一般种植枣树、榆树、桐树之类,院外常种槐树,至于柳树,多载在池塘边,杨树多用于行道树,载在大路旁。不过后来人们思想就没那么迷信,一切以经济为中心,庭院中也开始种植杨树,这是因为杨树是家乡最易成材的经济树种,一批杨树种个七八年左右,就可以砍了卖钱,为家里增添点收入。
到了秋天,随着天气的转凉,杨树的叶子开始慢慢变黄,先是黄绿色,后是淡黄色,最终变为金黄色或是黄褐色。一排排的杨树如换了金装,偶尔夹杂着绿色点缀,光彩夺目,英气逼人!深秋的风儿吹来,一片片黄叶簌簌飘落,盘旋而下,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翩翩落地,顿时为大地铺上一层金色的地毯。孩子们在这金色的地毯上跑跑跳跳,发出阵阵沙沙沙的声响。而落叶也在发挥着它的余热,作为一种引火烧锅的好材料,每天都会被人们用大扫帚扫拢,堆在一起,等到烧锅做饭时点火来用。
冬天的杨树很洒脱的脱去了衣衫,一根根冲天的枝条高傲的挺拔在空中,上面还挂着几片顽固的不想离开枝的枯叶,在冬日的阳光中显得格外的清奇高逸。
这就是故乡的杨树,记忆中永远身姿挺拔威武,仪态帅气逼人的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