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西东:不算别人的得,也不计自己的失
我历来擅长隐忍不发,对于诸多事事。我很清楚知道,作为当事人视角,也就是参与其中之时,往往容易高估或低估自己。这里的高估指的是损失,而低估则是胜负心所带来的隐秘的影响,也就是不可被计算的部分。
人很大程度上真正受影响的是那些无形的东西,事实的东西反而是更容易接受和更好去面对的。当然,这一点和自身的修炼息息相关。说修炼指的是对自身的认识和自身的塑造,以此作为根基继而深入修补完善。这里头首先要摒弃的就是完美人设的设定和期待,这里的修炼更多讲的是适可而止的度或者说分寸。
为何这么说呢?简单说,努力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勤奋也谁都知道是什么,最起码我们都认为我们知道。但实际上,很多人用逞强,用蛮力,用硬挺、熬、忍,包括过度用力试图去突破自身的极限。然而,这个东西始终是危险的。
我是说,从风险角度而言,其危险程度要远超于所得回报。这里头就有惯性或者说习性的影响,且容易形成根深蒂固的印象。印象换个词叫偏见。
尽管过去我一直强调培养自己的偏见。这当然是某种智慧,但真实的作用是用于心定,心安。因为这是智慧生根的关键所在——说白了是,相对于什么都没有,真实的一无所知,接受过文化和文明洗礼后的我们很难接受那种“空无”的状态。于是,就需要一些东西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撑,而这个精神支撑对于普通人而言则是偏见。
想想看,何以人能够理所当然地去做很多自己认为对的事儿呢?正当性,合理性,公平性,乃至于从立场或利益的角度,也就是很多人都在标榜的那些所谓客观性的东西,为何如此难以理解呢?甚至,很多时候会产生一种对方明显缺乏同理心是印象。而这背后当然也有其漏洞,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并非真的在意对方是否具备同理心的事实,我们压根不在乎这事实,我们真正在意的其实是某种渴求,渴求理解。言外之意是,所谓同理心并不是指推己及人或相互理解,又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是毫不费力且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也就是说,这玩意儿压根不是同理心的正解,它的正解应该是我和你站在一起,一起共同去面对眼前的事实(其中包括问题和解决方案)。
这么说似乎复杂了,甚至有点自相矛盾?实际上只是顺序紊乱了而已。
说白了是什么呢?很多人直接跳过了“前提”这个环节,然后直接用“自己的方式”替代别人思考。这一点有时有效。但更多时候要知道,在当时那种状态下,很多人都是直接先陷入情绪中,且情绪处于紊乱的状态下,这种情况下任何的不满足情绪需要的行为(包括言语),只会叫当事人情绪更加崩溃。要知道,很多人这种时刻都是开启了“自我保护机制”的,也就是意识到自己出了问题,并且试图仅靠自己走出来(这个是自尊和自我认可的需要,当然也属于自我保护的一种,这一点说白了有点像羞耻之心)。而作为局外人,很多时刻是没有这种羞耻心的(一般不会触发更不易觉察到),自然也就难以进入到对方的困境中,如此一来,谈何共情又谈何同理呢?也就是压根就不是站在一起的位置,如此,你的任何行为都可能搅动对方的秩序甚至使其更加不堪,连带着“好心”的你也成了影响因素之一。如此,倒像是你也是成为了问题之一。
我的修炼是:从惹我生气的人身上学习,从而看见生气的根源,然后寻根究底。
比如朋友今日说什么“欲买桃花(实际上是“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我当时就笑了。只是因为林芝“桃花节”的缘故,好像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当然,我笑的点并不在于此,我笑的是我们明明并不那么年老,却只能顺着别人的思想去感受和体悟……这在我是巨大的危险。这也是如今我越发少记忆很多具体的事儿的缘故了,尤其是害怕一些所谓的知识和知识所带来的虚荣心。
我是说,终究得自己去趟一趟,才知道,很多东西自己的体会真实如何。是的,我曾经趟过那条路:我读的书并不比很多人少,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我记住的却越发少了,甚至很多东西还刻意丢了(不去理会,不愿顺着别人是思维去思考,更懒得卖弄)——如此,我的生活和感受也越加真切和明朗了。
再就是老黄晚上在探讨自驾游的利弊时说了一句,要不是我们现在这时期出现,住宿费肯定更贵(他指的是按照温泉,氧气等设备房)。我一听这话我就想到了昨天的感悟。是的,穷但不必说。谁要听呢?或者说,即使穷该出的能少吗?别人知道后能指望别人理解同情并为自己买单吗?完全没必要。更主要的是,我想不想解决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不是吗?当然,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多给自己点时间和空间,问题会在老路上等你,但不必总是走回头路,或非得头破血流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我是说,我好像也有这个毛病。吃个手工鸡蛋面,二十块。我说太贵了。实际上我吃了,只是吃得并不特别满意(咸辣重油)。然后,在说很贵的时候多少有些卖惨和装可怜的嫌疑。这当然是来自内心的对抗:我是说,只是因为习惯,以前穷惯了,然后也就说惯了。但实际上,经过长时间的修炼,我已经压根不怎么在乎物质得失和物欲如何如何了,更重要的是只要能往前,能解决问题,能继续走下去(可以进行下一步),这个才是更重要的。
但我说出来,第一个听众是我自己,长此以往的暗示,只会让我越加沾染物欲而难以自拔。
就像今天赶往林芝的路上看到了三三两两的朝圣者,老黄说的是,要不要也跟着清斋沐浴一番。言外之意是,朝圣者修炼的是不在乎外物的污染而纯洁一心,而清斋沐浴则是一种尊重和尊敬。我则说得,朝圣者和信佛不是一回事儿,在乎一心才是关键。也就是说,清斋沐浴更大的作用是用于警醒自己,而朝圣者的跪拜更多的同样是梳理自己的内心继而让心回归原初,而不是像老黄说的磨炼自身的耐性之类的,这种身体的吃痛感并不真切,重要的是让自己回归自己,如此才能和自己对话,才能让心有所安放和心安。可惜的是,好像大多数人都走了歧路——用物质的角度去思考情怀,又用情结的一套思考行为,再从行为中学习精神,整个就一把自己往诡迷心窍的路上走。如此,可就背离了信仰和信念,更是与原初和生活背道而驰了。如此倒是符合大多数理解的“空门”,实则却是堕入“相色”而虚。
今天太晚了,就先写到这吧。如标题所示。嗯,明天就到拉萨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