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记艺海艺术专题图鉴

艺术家寻访(2):独特的“叉笔彩墨画”创始人——刘中老先生

2020-06-27  本文已影响0人  完璧

        刘中老先生是成都人,认识他是在成都西南电力设计院的乒乓球馆,那年他八十一岁,如此高龄还能灵活如年轻人的身板以及他特别的脸型和发型,吸引了我们。

        攀谈之后,知道他是个画家,曾潜心研究西洋后期印象派及其后诸流派和抽象派绘画,同时,深入探寻中国水墨画奥秘及构图特点,九十年代后以在民间烙画的基础上融合西画技法,创作新型烙画。

        这是他那年举办画展时的宣传封页照:

        我们应邀去了刘老先生的家。不知为什么,老先生不去儿子的新房居住,而偏要住在简陋的老房中,也许是他独立不羁的个性使然吧。窗台上搭起的花台,种满了他最喜欢的竹子。墙上挂着老先生的油画、叉笔彩墨画和烙画。

        据说刘老先生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把将要灭绝的民间手影艺术继承发展并推向了社会:

        刘老先生的“叉笔(废弃分叉的笔)彩墨画”源于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他作画时,改变了国画先绘再附彩的传统程序,不用宣纸而用抗水性强的胶板纸,先着色,后用喷雾器在纸上喷一层水雾,用叉笔往上点墨或颜料,再等水慢慢浸润、流淌,形成自然绚丽的纹彩,展现千变万化的纹理。

        根据自然形成的画的意境,发挥想象,为整幅画添上白鹤、松鼠、熊猫等,有了点精之笔。

        据有关专家评述:“叉笔彩墨画”水墨运流之势同宇宙的律动相吻合,与人的内心世界相呼应;画中呈现的林木葱葱,山石磷峋,雾霭弥漫,既是自然美景,也是人们内心的渴望。天人合一,开辟审美的新领域。

        刘老先生认为,最美的不过自然,宇宙之力形成山川、河流,然后再从其中诞生万物生灵;因此,艺术也要遵寻此法,水墨之流淌、浸润,顺其自然之势,摆脱人工雕琢,消除滞气,酣畅淋漓,将观赏者带入自由之境。

        多年来,刘老先生对绘画同音乐及其它门类艺术进行对比探索,他认为音乐不论中、西都非对自然声音之模仿,而是由旋津、节奏、和声等要素构成。乐音之抑扬顿挫,充分表达思想感情之美;同样,绘画若拘于对视觉现实之机械模仿则多为下乘;若能摆脱写生对象之束缚,将进入泄情入化之境。

        他的“叉笔彩墨画”的绘制过程,一反国画传统理论,可以不先“立意”,不必“胸有成竹”,只不过在泼墨时掌握均衡、对比、调合、虚实等形式美之原则,也可谓“朦胧之立意”。由于水量在纸上流淌,浸润似野马,预期程度低,有时不如人意,有时也可能出现绝妙佳境。根据呈现图象,因势施艺,适当点景。

        刘老先生还认为,美术和人类社会一道前进,墨守成规.不求发展,便没有生命力。

        刘老先生在同学生亲切交谈:

        学生在向他请教画艺:

        以下是刘老先生的作品:

《随意涂鸦又何妨》 《悠哉蜻蜓》 《蝶戏老树》 《鹤梦成真》 《沟壑栖鹅图》 《细流潺潺仙客来》 《喜看仙客来》 《密林仙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