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入5k到17k,为什么反而更焦虑了?
身处大千世界,学会控制欲望,才是获得快乐的根本。
笔者毕业5年,程序员职业。目前月入到手17K,存款为0。在一线城市,17K的收入不算高。但对于一个普通的打工人来说,也不能算低了。
拿着不高不低的收入,过着平平无奇的生活。2019年结婚买房一起搞定,虽然背了一身债务,但生活也算顺风顺水。只是偶尔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忧伤不下去,也开心不起来。内心就这么一直挣扎着,也渐渐焦虑着。
有段时间得了清闲,便仔细思考了下自己的未来。明白自己焦虑的原因无非就是对未来一些不可控的事情担忧。
家里老人渐老,突发情况也可能逐渐变多。未来打算要小孩,却不知道在这个大都市要怎么给他稍微好点的生活。
仔细想想,所有问题的根本原因千篇一律,就是没钱。收入结构单一,只有工资,如果哪一天没了工作,那么收入马上为零。这是最大的硬伤。想办法扩展收入渠道,将是以后一段时间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当然,虽然一直在羡慕别人过着更好的生活,我也明白,此时我这种小确幸的生活状态,也是另外一些人的奋斗目标。但人性就是这样,比上不比下。而且比上不足带来的失落感会抹消掉所有比下有余的幸福感。知足常乐,道理如此简单,做到者鲜有,包括笔者。
对比的欲望就是尼采眼中的深渊,我凝视着它,它也一直在窥视着我。
女生喜欢衣服化妆品包包,男生喜欢满满科技感的产品。当看到别人介绍一款中高端商品,自己也总想着要买一个。虚荣满足感和科技满足感无非就是一种被营销出来的消费欲望。作为一个比较现实的人,笔者对虚荣满足感有一定的抵抗力,但是对科技满足感却屡屡招架不住。女生恰好相反。
以前收入少的时候,出去玩的范围就是身处的城市,出门交通靠公交地铁,吃饭基本沙县小吃同类,吃喝玩乐都用最省钱的方式,想尽一切办法省钱。随着收入提升,花钱的方式开始放开了,花钱的思维也开始改变,从一切寻找最省钱的方式,到经济允许的范围内一切寻找最省时间的方式。
这种心态有一种副作用,就是容易把未来短期的收入也当成现有的能力去支配。寅吃卯粮已经是这个社会的一种常态。以前我是很排斥的,现在也成为促成这种社会常态的一份子。合理的借用未来的收入和时间,确实能解决当下很多问题。但是......没有但是,因为“但是”还没发生过。或者“但是”只在别人身上发生过。所以这个“但是”对我来说并不深刻。它只会留在我脑海里,时不时地鞭策一下我,让我在当下的满足感中总带着一点点忧虑,无法达到现象中的快乐。
最终会造成一个局面,经常是今天花了明天的钱,明天花了后天的钱。循环往复。所以,一年到头,两手空空,依然觉得这一年过的不快乐。如果有一个“明天”的钱断了,那么前面提到的“但是”就会让人进入另一个循环,一个通往地狱的循环。
一个人的快乐不一定跟钱有关,但是一个人不快乐跟钱肯定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焦虑会一直存在的,只是不同时期,让自己焦虑的事情不一样了而已。既然甩不掉,那就好好认识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