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读书

神奇手账:让一切井然有序

2016-09-06  本文已影响6545人  爱写东西的咩酱

文/一剑江湖

“最近入了手帐的坑......"谈到手帐,大家都是这么开头。

入坑的过程相差无几:先在知乎上看大神晒图,然后去豆瓣找小组,接着去淘宝种草。这样一圈下来确实挺费事的,而且烧不少钱。有人乐在其中,有人觉得本末倒置。

遍寻攻略无果,图片看得我眼花缭乱。所以直接找了最省事的学习方法——先看书,再看分享。

和内容相比,书名算是有点夸张了。按照大家的分享来看,手帐起码分为:美食手帐、旅行手帐、读书/学习手帐、行程手帐、自我管理手帐、理财手帐、电影手帐等等,不胜枚举。这本书其实应该只是行程手帐使用指南的一部分

对自己而言,这本书还算有点用处。分享给大家。希望对正在学习做手帐或者对整理收纳、时间管理感兴趣的朋友能有所帮助。

楼层直达——


本文大纲

整体印象

1. 全书概要

不比较手帐本的品牌,也与配图和排版无关,全书单纯地围绕“如何利用手帐提升自己”,分享了作者眼中高效实用的手帐内容编排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手帐,时间管理,整理,做笔记的方法

章节名称过于繁琐,简要概括了下,主要包括这五个方面:使用手帐笔记本的基本原则,时间管理,整理相关,情绪调节和人际关系

2. 推荐理由

全书的观点比较零散,但胜在描述细致,图文结合,比较适合“以前基本没有记录习惯现在开始想利用手帐改变自己”的人。

对有记录经历和做手帐体验的人而言,这本书就是关于如何充分利用“月计划表”,“周计划表”,“笔记本后空白页”和“小笔记本”的个人分享。

3. 保留意见

有些地方说的太繁琐,而且“月计划表”和“周计划表”上要写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的。这很让人怀疑,花费在“记录”这件事情上的时间和精力会不会有点多。

精英与普通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使用笔记本的方法。——佐藤惠

接下来,就是关于本书内容的分享部分——

一、正确使用手帐笔记本的基本原则

(一)手帐本

  1. 月计划表:记录与工作、家人或者朋友之间的约定
  1. 周计划表:检视每日进度,记录自己想做的事
  1. 尺寸:随身携带为最佳
    忙碌的人最好选择字段空间较大的笔记本,需要抓住灵感和创意的人最好再准备一个小笔记本。
from《神奇手帐》 from《神奇手帐》

(二)四色笔记规则

这样一来,一眼就能掌握自己的“私人计划”所占比例,从而做出调整,减轻生活压力。

二、时间管理

(一)更有效率地工作

天天加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无法确实掌握花费在工作上的时间。
工作被迫往后延的原因,是对“完成工作的时间”预估过于自信。

from《神奇手帐》

如何让自己工作的时间“看得见”?

第一步,在周计划表上圈出每日工作开始时间,画上箭头指向结束时间(蓝色);

第二步,用时钟提醒,提高决心和信心;

第三步,拉长箭头代表时间延长(自己预估偏差),用虚线代表加班时间(出现突发状况)。

补充:

(二)下班后提升自己

  1. 找出真正可以自由运用的时间,将全部行程写在手帐上,让可自由运用的时间“看得见”。
  2. 定出一个想达成的目标,写在周计划表每日字段的上方空白处。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太笼统。比如,把“提升自己”换成“读十本与工作相关的书”。
  3. 拆解出为了达成目标必须采取的行动。因为与期待有关,所以最好用绿笔写。比如:周一查阅时间管理畅销书,周三下单买书,周日之前读完其中一本。
  4. 确定执行的具体时间,画上勾选方块儿。

(三)每月行程规律(每月行程表)

  1. 作用
  1. 用法

(四)年度目标达成

人都有个习惯,只会着手进行眼睛看得到的事物,或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所以容易将眼前的事摆在第一位。然而,事实上,越是长远的事情可能对我们越重要。

from《神奇手帐》

制定目标时注意:

(五)避免错过重大活动

只在脑海里空想的话,无论什么计划都难以实现。

from《神奇手帐》

(六)度过充实的每一天

秘诀在于预留“拖拖拉拉的时间”。

  1. 将月计划表上没有行程的日子安排为休假日
    画上绿色框框代表可以安排私人行程,比如和朋友去打球;用绿色荧光笔涂满颜色代表完全休息日,就是什么也不做,让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
  2. 这样一来,“休息”也是预定行程,可以降低浪费时间的罪恶感。
  3. 如果实在觉得闲不住,起码也要确保有半天的休息时间(比如上午休息,下午准备考试)。

(七)寻找快乐(□每日一绿)

比如回家时顺路买瓶啤酒,而不是和朋友喝一杯。
对经常喜欢购物的人来说,单纯的描绘购物清单,想象这件事,本身就能让她感到快乐。

(八)绝对禁止清单(保持健康)

工作和私生活不分,一定会生病。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发挥最佳表现。

  1. 作用
  1. 技巧:用替代方案解决
    比如,“周末避免收发工作相关的邮件”的替代方案是:周一提早上班回复。

三、整理大法

(一) 邮箱

  1. 分类
  1. 回复今日所有邮件(养成习惯)
  2. 确认工作进度

(二)通讯录

  1. 年底准备贺卡时进行
  2. 记在12月月计划表待办清单中
  3. 难以取舍时,原则就是:想起这个人时,自己会不会有期待的感觉
  4. 通讯录空下来后,还能让我们遇见更想认识的人或更好的机缘

(三)备份

  1. 最好每周备份一次
  2. 记在周计划表“待办事项”上
  3. 月计划表也可重复记上,日后可知道最后备份是哪一天

(四)灵感

灵感常在放松时出现,所以休假日十分重要。

  1. 在手帐本上记下“小手帐本上有记录”
  2. 发送点子电子邮件
  1. 小笔记本封面上写下开始使用和使用完毕的日期,加上流水编号
  2. 最好用同一尺寸笔记本(三十张左右最好),便于收纳

(五)文件

  1. 整理节点
    每天一次,每周一次,每月一次,每三个月一次,每半年一次,每年一次
  2. 丢弃的原则
  1. 小技巧

(六)书架

以“现在想看的书”,“现在应该读的书”为优先,能大大提升阅读的质量。

  1. 每三个月整理一次(□整理书柜)
  2. 分类:保留,丢弃,卖掉
  3. 将看完的书(书名与书本处理方式)记在周计划表当天字段上

(七)办公空间

周计划表,下班时段,□整理桌面

  1. 避免拥有重复性物品,果断留下一个
  2. 借用她人物品当天归还
  3. 规划每个东西应该归位的地方
  4. 规划一个翻开手帐的固定位置

(八)衣柜

  1. 换季时期
  2. 分类:保留,丢弃,送人/卖掉(原则:回想购买心情,决定去留)
  3. 春秋常用,冬夏对调

小结

整理的第一步其实非常简单——分类。
然后再对每一类进行处理。
(感觉上面说的全是废话了有没有……)

四、效率购物

(一)购物清单

from《神奇手帐》
  1. 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想买物品的细节与金额
  2. 买到手后用绿色荧光笔做记号,重温买到时的喜悦感
  3. 将实际购买金额记上去,买少赚到,超支也会调整自己对金钱的概念
  4. 购物后,在周计划表上用图文框记下自己购买的物品与感想(看看自己是不是“压力型购物”)

(二)支出明细

  1. 明确可用额度
  2. 减去存款目标后,计算出本月可用额度
  3. 预先记下预定行程与金额,比如“聚餐五百元”
  4. 用红笔记下非预定支出。已扣除使用额度等于下周可用金额
  5. 不必记到个位数,避免增加对账的压力
  6. 误差大=小钱花得多

五、实现梦想

(一)永远忙碌

对永远觉得忙碌的人来说,他可能把待办清单误认为是备忘笔记了。

二者的区别在于,待办清单上能够区分今日待办和非今日待办,而备忘笔记只是一味的增添自己将要做的事情。

对策:
1.尽可能将内容细化
2.写出大致需要花费的时间
3.无法在一天内完成时,写下真正的截止时间

这样就能简单列出事情的优先级,而不用特意去区分紧急-重要模型

(二) 缓解压力

利用文字的磁场效应

  1. 在周计划表上方记下成功的感受,完成时做笔记更能加强效果
  2. 技巧

(三)必胜模式

  1. 每天找出一件好事记下来
  2. 小反省,思考:下次怎么做会成功

六、人际关系

1.感到挫折时怎么办?

具体描述感受,思考原因和对策,下次就能事先预防出错。
比如:同事没跟我交流才会出现问题,如何请对方汇报,经常联系,隔两天确认一次进度。

2.初次见面如何避免冷场?

事先准备可能聊到的话题,记在周计划表预定会面当天。

3.谁是难以相处的人?

因为自己而变更的行程,画上双删除线因为对方而变更的行程,画上×。一眼就看出来啦。

4.行程撞期怎么办?

以较为期待的那一边为优先,或者记下下次一定一方优先,减轻自己的罪恶感

增加内心感觉期待的机会,就能激荡出更多新发现或机缘,也能使自己内心得到疗愈。

5.如何回绝对方?

假装把自己的月计划表无意中让对方看一眼,就知道自己有多忙了。

6.关于人脉

能让你成长的对象才是人脉。

7.冗长的会议

小结:

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未雨绸缪。
先做出假设,然后采取行动,手帐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提醒而已。


这本坑爹的书终于总结完了。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更好玩的手帐干货,请回到上面第六部分的第六个问题。

就是找到自己崇拜的手帐达人、搜集相关分享,然后自己一边实践一边学习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