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金读书

三藏

2017-10-18  本文已影响8人  江左乱弹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吼完这句话,我留唐王在原地懵逼,大步离开了王宫。

1

取经?亏他想得出来?我又不是和尚!

你可不就是个和尚吗?师弟六藏说。

我照了照镜子。

妈的!我还真是个和尚啊!

我想起来了。自我记事起,我就在这庙里。师父说,那年他用刚砍的柴火和人换了一条鱼去江边放生。鱼游走没多久,上游就漂来了一个篮子,躺在篮子里笑的就是我。

我小名叫做江流儿。

我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唯一的线索是我左脚少一个小指。

2

直到我十四岁那年。唐王感念少林寺十二棍僧救命之恩,大力兴扬佛教。机缘巧合之下,我以僧人身份考中了状元。唐王亲自为我披的袈裟。

凭借状元神僧的关系,我开始寻访我的身世。但就在我为生父平冤昭雪的那天,我得到的却是生母的死讯。我猜中了这开头,却没有猜中这结局。那一天起,我开始怀疑许多事情。怀疑佛祖,怀疑圣恩。

那一天起,我开始忘记自己是个和尚。

我也渐渐开始喜欢上长安。作为大唐的京都,这里有你想要的一切。美酒,佳肴,歌女,舞姬。我开始留恋烟花巷,留恋明月心。

明月是没有心的。明月心只是一个人的名字。

3

唐王发了十二道金牌召我进宫。

我进宫后发现,唐王身边还坐着一个老和尚。另一边的椅子上放在锦襕异宝袈裟,九环锡杖、三个金色箍儿和一顶毗卢冠。

老和尚想劝解我去往西天求取真经。我没有听。

我知道那老和尚是观音菩萨变的。佛法有云: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话我懂。

4

我回头看了看唐王。自从魂游地府之后,唐王好像一夜之间变老了。整个地府积满了战乱中冤死将士的怨气。这些不寿而亡的冤魂得不到超度,日日夜夜都在等待唐王阳寿的终结。

这里面就有他的胞兄胞弟:李建成和李元吉。

唐王犹豫许久,然后说道,我为百姓取天下。

我为百姓取天下,但天下的痛苦不应该由我一人来承受。他是唐王,所以后面半句话他没有说。只要有战争就一定会死人,只要有革命就一定会流血。

生前要拯救天下的苍生,死后却要承受全天下的怨恨。对他而言,确实不公平。

但我没有表态。因为我知道,魂游地府也好,西天取经也罢,都是如来设的一个局。人间不过是如来与玉帝斗法的道场。而我,不想成为一枚棋子。

5

当我从皇宫回到住所,明月心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屋里弹琴。

桌上留有一盏空了的酒杯,凳子上整整齐齐叠放在锦襕袈裟,袈裟上面放着的是一顶毗卢冠。

他是唐王,他的请求只能是君命。

事实上当一个人成为唐王之后,他和天下就合为一体。你很难区分他取经是为了超度亡灵还是超度自己,你也很难判断他逐鹿天下是为了拯救百姓还是成就自己。

6

老和尚说过,一个屈死的魂魄是没办法投胎转世的,她会一直游荡在刀山火海之间。超度她唯一的方法就是往生咒。而往生咒就在西天如来佛祖处。

我在明月心床前呆呆坐了五天五夜,最后我选择了披上袈裟,戴上毗卢冠。

我知道这毗卢冠就是我的紧箍。

我的紧箍就是明月心。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