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我是来搞笑的故事

第一次100000+的感受

2017-07-27  本文已影响1284人  逆旅主人

有一天中午,我忽然收到了好几位朋友发来的微信,内容几乎一样,全都是给了我一个链接,然后点了个赞说:你的文字!

链接是我那篇《孩子,咱家不穷》,发自武志红的公众号。

大V的传播量真是惊人,阅读量一直在噌噌噌地往上涨,不到一小时就飙过了100000,完全不给人时间慢慢享受、咀嚼数字增加的乐趣。我就这么毫无心理准备地获得了一次100000+。

饶是我向来淡定,也忍不住跑去跟老公和孩子吹了个牛,都表扬说:不错!

在这之前,这篇文是在简书的公众号发布了;在这之后,有几个公众号到后台找我要了授权。我昨天用文章名在微信上搜了一下,赫然出了三十几条结果。

读者留言也有很多,其中最让我好笑的是这样两条:

一条问,作者,那你家到底是真穷还是假穷?

另一条回应,看文章就知道了,是假穷。

我真的很想跟他们分说一下我们家穷不穷这事,可惜公众号除了管理者,别人是没有回复功能的。

我还发现了几个音频文件,男、女声朗读都有。听别人读自己的文章,让我不禁有些紧张,生怕有哪些文字用得不够好,影响听众的感受。

原来大名鼎鼎的十万加、爆文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这感觉不坏。

我写文的初衷只是练笔,练习各种文体、尝试各类情感表达,从中看清自己的优势与局限,待终有一天可以驾驭艰深的主题,但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肯定与鼓励我当然是欢迎的,何况这鼓励还来得这么强烈。

只是,在这不坏的感觉之后,其实还是有一点点欠缺。

微信和网页的转载五花八门,大致分为这样几类:

做得最正规的是简信跟我要授权的几个公众号,其中简书本身跟我要授权时我还顺便学习了一下什么叫白名单。申请授权,转载时注明作者和出处,这是对原创最尊重的态度。

有一类没来申请授权,但完整写明了作者和出处,我个人觉得也很可接受。

另有一种是写明了作者,但没有注明出处,对此我勉强接受。

最偷懒的是没有作者署名,但写了“来源网络”或“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的字样,有的甚至写着“因为时间问题联系不上作者”……对于这些,我想问问度娘,难道你只对我强大吗?

后两种我认为都只是运营者对作者版权保护的意识不到位,只要逐步完善就好。

我在朋友圈也经常看到朋友们转发各种段子、文章,没有注明“转发”,但我很清楚他们只是关注文章内容而不在意细节。我自己特别注重这样的细节,是因为当年教我写论文的老师一遍遍强调引用的规矩,必须详细注明出处,包括作者名、书名、版本号以及出版社等,并因此给了几位同学不及格,这严谨的态度在我心里深深刻下了烙印。

作为公众号,这一点还是需要注意。

最后一种情况则是我所鄙弃的,那就是偷梁换柱,署上自己的大名。

不过我能做的也就是鄙视一下,抄袭是网络的常态,原创的保护主要靠自觉,作者手里并没有什么合用的法律武器。

之前,我有一篇《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宵夜》写的是我与我家先生的事情,居然也被人抄了,署上她的名字。我只觉得滑稽,文章署了你的名,难道我家先生也变成你的了?

不,不是你在外边盖个戳,东西就会属于你。文章有它独特的感情、个性和思考,这些都跟你和你的标签没有关系。当然,我也知道,放得下脸面去抄袭的人本来就不在意这些。

我的100000+也只是如此,以后也许还会有,也许没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经历又丰富了一些。

之前见有人的简历写了:“曾上过简书首页”,那我是否也可依葫芦画瓢:曾写过100000+爆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