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ky会员组人民广场日更大挑战

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

2023-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碧彧

“相三朝,立二帝,阙功大矣。”这是《宋史》中对他的评价。

他是北宋名相,一生经历仁宗、宋宗和神宗三朝,做了十年宰相,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世人称其为“三朝贤相”。

他死后,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并准其配享英宗庙庭。

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宋名臣、政治家、词人——韩琦。

韩琦当政十年,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

韩琦是今河南安阳人,出生官宦世家。

他父亲韩国华是太平兴国进士,历任大理评事、太常少卿、泉州知州、右谏议大夫等官职。

不过,他的父亲早逝,他父亲去世时,他只有三岁,同年,他的生母也亡故,他是被几个哥哥扶养大的。

幼年的韩琦非常懂事,在学习方面尤其下功夫,并且胸有大志。

据史书记载,少年时期的韩琦就被赋予了很高的评价:“能自立,有大志气。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邪曲,学问过人。”

而《宋史》则用的五个字就给他以高度概括——风骨秀异常。

韩琦才学出众,文采斐然,他以弱冠之年(20岁)就考中了进士科第二名,官场生活由此开始。

他一生混迹官场近五十载,做过专职谏官,戍过边,力挺过新政改革,更有入主中枢为相三年的经历。

他在其位、谋其政,恪守职责、至忠至诚。

仁宗在位时,他为右司谏,直言不讳、耿介忠直。赈灾平叛,雷厉风行又慈悲恤民。

做地方官,他勤政爱民、免除苛捐杂税。整顿军队杀伐果断,镇守边疆民心归服,与范仲淹并称“韩范”。

宋英宗即位后,韩琦设法调和皇帝与曹太后的家庭矛盾,使两宫关系缓和,还谏言确立皇嗣,为北宋的政局稳定和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宋神宗熙宁元年,韩琦被贬相州,遇黄河泛滥,百姓流离失所,他临危受命,出任河北安抚使,前往处理救灾安民等事。

熙宁三年,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变法。

韩琦在仁宗朝时和范仲淹一同主持过新政,认为王安石推行的一些政策中有着极大的不足,于是上书提出意见,与王安石产生极大的矛盾。

神宗支持王安石主持变法,并没有接受韩琦的意见,韩琦继续上书,未被采纳,于是自请降职,不再做河北安抚使,王安石乐见,“于是请解四路安抚使,止领一路,安石欲沮琦,即从之”。

自从韩琦自请降职之后,心情苦闷,疾病随之而来,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就在这段长时间生病期间,韩琦写下了他“以情韵胜人”的代表作——《点绛唇》: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愁无际。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

北宋时期的很多政治家除了有运筹帷幄之才,吟诗作赋也惊才绝艳,且流传下来很多千古名作。

韩琦也不例外,虽然他“生平不以文章名世”,诗作朴素自然、不事雕琢,却也流传下来不少名篇,

暮春时节,一双双燕子正飞过翠绿的湖面。此时,城内的一大户人家的院中,原本娇艳的红花已经开始凋零,花瓣碎了一地;

院中几棵柳树上的柳絮也吹落得差不多了。小径两旁的小草却依旧茂密如初,嫩绿的苔藓一个劲儿地想要铺满这条小径。

就在此时,有一位老者,从房中慢慢走了出来,他沿着小径踱步走着。

老者大病初起,精神困倦,双眼迷离,看到画堂里的落花满地,不禁使他更平添了几许愁绪。

凋零的花瓣在空中飞舞,坠落到石阶上,如簌簌而落的胭脂泪,让人心碎。

春天匆匆而逝,人也别离,与谁在花前共舞?

愁绪如海,无边无际。转首回望那驻春藏人的好地方,而人在千里之外,只有碧波依旧浓翠。

老者看到这暮春的景致,不由得怀念起昔日被贬出京的那些朋友,悲从中来,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情韵幽深的小令《点绛唇·病起恹恹》。

《点绛唇》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愁无际。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
——宋·韩琦

赏析

这是北宋大臣韩琦的一首感怀伤春之作。

此词通过对作者刚刚病愈后徘徊香径时所见所感的描述,抒发了作者悼惜春光将尽残花凋落、感伤年华流逝与怀人不见的惘怅和哀愁之情。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
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

词上片的意思是,大病初起,精神困倦,画堂里落花满地,使我平添了几许愁绪。

凋零的花瓣在空中飞舞,坠落到石阶上,如簌簌而落的胭脂泪,让人心碎。

恹恹: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一本作“厌厌”。

乱红:凋落的花朵。

砌:台阶。

上片情景交融,辞意凄婉。“病起恹恹”,即《青箱杂记》所说的“一日病起”,这句是实写作者当时的情况。

由于生病,心绪愁闷,故见画堂前正在凋谢的花枝,也好像更增添了几分憔悴。

“画堂”句,不仅点出了暮春的节候特征,而且亦花亦人,花人兼写:“憔悴”,既是写凋谢的花,也是写老病的人;

人因“病起恹恹”,而觉得花也憔悴;而花的凋谢也更增加了病人心理上的“恹恹”。

“乱红”两句,紧承“画堂”句,进一步描绘物象,渲染气氛。

有“画堂花谢”,即有“乱红飘砌”。“砌”应“画堂”,“乱红”应“花谢”,连环相扣,正是作者用笔缜密之处。

“滴尽胭脂泪”,则情浓意切,极尽渲染之能事。

“胭脂泪”形象地描绘“乱红”的飘坠,赋予落花以伤感的人情,同时也包含了作者自己的伤感。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
愁无际。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

词下片的意思是,春天匆匆而逝,人也别离,与谁在花前共舞?

愁绪如海,无边无际。转首回望那驻春藏人的好地方,而人在千里之外,只有碧波依旧浓翠。

武陵:这里指武陵溪,语出陶渊明《桃花源记》。

回睇:睇(dì),转眼而望。

下片转入怀人念远。“惆怅”两句,写前春人去,无人在花前共醉,只有“惆怅”而已。

“惆怅”之至,转而为“愁”,愁且“无际”,足见其怀人之深。

最后两句,更以特出之笔,抒发此情。

“武陵回睇”,即“回睇武陵”,由结句的“波空翠”看,作者当是由眼前的“乱红飘砌”而联想到“落英缤纷”的武陵溪,而那里正是驻春藏人的好地方。

但这里并非是实指,而是借以代指所怀念的人留连之地。

不过,人在远方,虽凝睇翘首,终是怀而不见,望中徒有翠波而已。

“空”字传神,极能表现作者那种怅惘、空虚的心情。

全词由落花而伤春,由伤春而怀人,暗寄时事身世之慨,笔锋婉妙,情韵幽深。

备注 :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