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

2017-02-22  本文已影响194人  fatfatEddy

1.背景


置身于荒茫土地中的顾青,跟这黄土地相比,显得其渺小。

这个镜头在片头的开始,说明了当时的地域特色:一大片荒茫的黄土地。

2.陪体


把主体放在视觉中心,突出主体之余,顾青身上的装备和袖标表面了他的八路军的身份。

3.水平线构图

能够增加画面构图的广度,刻画黄土地之广。

4.特写


对乐器、驴子(嫁妆)的特写镜头,刻画了封建的陕北农村封建包办婚姻的一面。

5.开放式构图

在举行婚礼前,给了山坡上的农民工们大量的镜头,镜头里的农民工们都是大笑的,说明农民工们对这场畸形的婚礼的态度是不反对的,是欢喜的、认同的。

6.虚实衬托

此时影片利用长焦镜头拍摄,将翠巧以外的物体虚化,只有翠巧的形象清晰,从而突出了翠巧,刻画出她当时对婚姻感到的不安。

7.特写

给婚礼主持人的严肃面部的特写,是封建的陕北农村封建包办婚姻制给人的压抑的感觉。

8.把主体放在视觉中心,突出主体

这对新人拜的不是双方的亲父母,而是一块碑,是封建的陕北农村封建包办婚姻制下的一个缩写。

9.陪体

本来婚礼的主体是这对新人,但在新人的背后的那双手却“抢”了主体的戏。
说明了这场婚姻并非新人自愿的,而是被迫的,给人压抑的感觉。

10.开放式构图

在开放式构图中,被摄主体有时是不完整的,只出现局部,如脸的一部分、车的一部分、
在黄土地上,举行一场畸形的婚礼时,都出现了围观者的画面。
这画面的不完整表现在空间(黄土地)对人的挤压,而这场婚礼也是如此。

11.背景

翠巧正在观看着一场畸形的婚礼,此时她的背后写着“三从四德”几个大字,说明在封建的当时,女子是没有地位的。

12.动静衬托

当许多物体运动时,一个物体不动就会引人注意。

在宴席上,其他农民工都开筷大吃,唯有顾青坐着一动不动。
此时的顾青是画面的主体,顾青刚到这个村,尚未适应,此时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撼到了。

13.侧面衬托

顾青正准备用纸笔记录,此时周围的农民工都疑惑地看着他,似乎从未见过纸和笔, 突出当时农民工整体文化水平低,和背后的落后愚昧。

14.特写

给了新娘和外人顾青的面部特写,新娘的不情愿和顾青的疑惑,说明了封建的婚姻对人的压迫,给观众以不舒服的感觉。


15.透视构图:S形构图

表现出众多角色的曲线变化,暗示憨憨、翠巧在顾青进入他们的生活后,心理开始发生了变化。


16.水平线构图

水平线在画面下方能够增加画面的广度,刻画了江流之广。
江流之广跟翠巧、两个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7.虚实结合

突出了翠巧,刻画了翠巧对繁重的家务活的无奈的感觉。
在生活中,翠巧为了挑两桶浑浊的江水,要远涉十里之外。

18.近景

给了江流一个近景,江流虽源源不断地流淌着,但封建社会里小人物的命运却一时无法改变。


19.明暗衬托

在这个镜头中,周围的环境是明,憨憨给观众看到的一面是暗。
突出了憨憨并不活泼的样子。

20.特写


刻画了翠巧此时复杂的心情。

21.远景

黄土地之广和挑着担子的翠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小人物都只是黄土地的奴仆。

22.虚实结合

虚化了家具,突出了翠巧的形象,虽然在家里不是最小的,但是因为是女生,所以家务活都一律由翠巧承担,包括给客人端洗脚水。
刻画了当时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之低。

23.特写

父亲劝导大女儿不能嫌贫爱富,“咱吃苦人说话得算个数”,说大女儿不开心要闹着回来是因为没得吃,而此时镜头转向犁头,说明当时民以食为天,只有黄土地,才是真正的主人。

24.远景

人物的渺小和宽广的黄土地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小人物只是黄土地的奴仆,而黄土地才是主人。


25.斜线构图

斜线构图突出了特定的物体:黄土地,起到了固定导向的作用,说明人们的辛苦农作都是为了这块黄土地。

26.开放式构图

图的不完整表现空间(黄土地)对人的挤压。


27.虚实结合

在听到八路军文工团团员顾青说军队里的女子都有机会读书写字后,这个镜头虚化了翠巧的面部表情,而突出了其父亲此时对她的复杂情感,可能包含了对“南方的女娃都能读书写字”的一丝好奇与向往。


28.封闭式构图

封闭式空间最明显的特征是完整性。
封闭式构图整个画面表述的意思是完整的,清晰的。


29.特写


用翠巧的表情刻画了翠巧逃不了封建社会女子的宿命。

30.特写



刻画了他们之间的不舍。

31.远景

远景展现了黄土高原和被压缩到极致的人物之间的鲜明对比,表明了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2.特写

说明农村女子一样的宿命。


33.特写

34.封闭式构图&斜线构图

斜线构图突出了特定的物体:黄土地,起到了固定导向的作用

35.特写


刻画了姐弟间的不舍。

36.远景

封建社会中小人物逃不出的宿命。

37.开放式构图




说明“民以天为食”,所谓“靠天吃饭”,天一旱,就民不聊生。

38.突出主体



突出“龙王”的象征。

人民的食物:米面,来自黄土地,而黄土地的命运则靠着苍天!因此,“祭天求雨”就不能不是黄土地上的万民得以生存繁衍下去所最终必须皈依的宗教方式,是到穷途末路的万民的唯一归求。

39.方向衬托

当大多数物体向同一方向运动,而一个物体突然逆向运动,就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祈雨的人们疯狂地向画面深处跑去,憨憨却逆着人群向突然出现在地平线的顾青跑过去,此时的憨憨是画面主体。


40.近景

给黄土地以特写,说明农民工的命运,始终是与无情的苍天、与贫瘠的黄土地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