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纤雨-跳出失败的桎梏
2024-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纤雨
R:阅读原文
《终身成长》-跳出失败的桎梏
我们小的时候都遇到过一个选择题,在有才能但心态浮躁的兔子和缓慢但稳健的乌龟之间做出选择。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缓慢和稳健最终赢得了比赛。但是,我们当中真有人希望自己是一只乌龟吗?不,我们只希望当一只不那么傻的兔子。我们希望像风一样敏捷,但是要更有策略性——就是说,不要在终点之前打那么久的瞌睡。别忘了,为了赢得比赛,你最后总还是要露面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本想强调努力可以有多重要的意义,却给了努力一个坏名声。它巩固了人们“只有缺乏天赋的人才需要努力”的观念,并让人们以为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当有天赋的人失误时,后进者才有机可乘。在《勇敢的小火车头》(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松懈的大象》(The Saggy Baggy Elephant)以及《破旧的拖船》(The Scruffy Tugboat)这些童话中,主人公都很可爱,他们经常会失败,但是当他们成功的时候,我们会为他们感到高兴。事实上,我还记得我是多么喜欢这些小动物(和机器),但绝不认为自己和他们一样。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不幸成为弱小的动物——如果你缺乏天赋,你不一定会成为完全的失败者。你还可以埋头苦干,待人亲切,性情可爱,(如果你真的很努力并能忍受旁人的鄙视)甚至会取得成功。谢谢,我还是选择天赋吧。问题就是,这些故事让事情变成了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你有能力,要么你付出努力。认为只有无能者才需要努力的想法也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一部分。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告诉我们:“如果你需要为某事付出努力,那么你肯定不擅长做这件事。”他们补充说:“对真正的天才来说,任何事情都易如反掌。
1、在你的生活中,都遇到过什么让你觉得有挑战的任务呢?这个挑战可能是公司的竞岗、一个全新的任务、有难度的的业绩、训练营打卡、运动计划等等。这个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你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够完成。
答:参加RIA学习力导师践行营的M1和M2是非常有挑战的事情。
(这个事件的发生经过,对于现在的你都有什么启发?你觉得在这件事情中,你有没有抱有某些固定型思维阻碍你的发挥?或者成长型思维让你持续突破呢?)
答:当时参加完M1,特别是要做那场拆书法讲座,我觉得真的累坏了,很不想继续参加M2了,但是最后还是咬咬牙报名了M2,最后也成功完成了。
可能当时在做完拆书法讲座后,我得到的反馈特别好,所以给了我一些信息,我能相信自己有能力把讲座做好,只是我愿不愿意去做的问题。结果也确实如此,我发现我真的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的心态问题。
2、现在请你去搜索(网络、书上、身边人均可)一个和你有类似经历但取得较好结果的人,他的经历从成长型思维的角度来看,你有什么收获呢?
答:贾玲最近的电影大卖。她说了,她在坚持运动减肥的过程中,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即使她那时候已经是有生以来最胖,210斤,一个我都咋舌的数字,但是她相信自己能做到,并且努力去做了,最后果然达成了她的预期体重,也成功拍好了电影,我真的很佩服她。她心中一定有一个理想的自己,而她只是用汗水去雕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