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离歌 || 评论
《长安离歌》完结后,标题改为了《丹心碧血饮长安》,我特意收录了壹品创作者联盟两位友人对该文的评论。
萧十一郎的评论:
作者历史知识渊博,行文字斟句酌、甚是考究,对古代的历史风俗、风土人情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等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作者的文学造诣很高,在文中多处使用令人读来非常感慨和动容的诗词,镶嵌于文中非常打动人心。她通过这样一个爱情故事难道只是在讲述故事本身吗?透过故事背后,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第一,林若深作为一个普通的少年,再到一个深得师父真传的青年,再到参军后屡立战功,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他是通过自己优秀的军事才能和超人的意志力,一步一步拼杀出来了自己的政治资本和崇高威望,他的成就是举国公认的。这就可以告诉我们,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人本身内因的优秀以外,还需要找准方向、抓住机遇,敢于在必要时勇敢地挺身而出,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或集体的整体利益为重,而不仅仅局限于儿女情长。
第二,人对于爱情的坚贞与执着,不论何时,也不论自己处于何种位置,都要做到对自己的心爱之人钟情和专一,不离不弃,才是最真挚和赤诚的爱。而这一点,林若深做到了,被动和亲的戚冕也做到了。林若深对戚冕的默默守护正是对最纯粹的爱情的美好见证。虽然戚冕最终追随林若深离开了人世,但她是微笑着离开的,她的心始终与林若深融在一起。
第三,在国家大局面前,林若深与戚冕最终选择了以国家荣辱为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保卫了国家的安宁和百姓的安康,这就是一种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集中写照,是值得人们思考、尊敬和学习的宝贵精神。
二萌的评论:
还记得那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众人奔走相告,宣传此力作,翌日此文毫无悬念荣登榜首,没错,2021我记忆最深刻的文章,便是这篇古言。但仍请容许我寻些错处。
1.作者的标点符号使用,例如个别地方对白没有加引号,省略号三个点或者四个点,小问题,无伤大雅,主要我有强迫症。
2.本文实属精品,尤其细节描写,人物的服饰配饰发饰等,用词极其考究,专业的人还如此细致严谨,值得学习。
2.本文引经据典,尤其部分诗句的运用,为本就优秀的文章增添了更多高级感以及层次感。
3.作者的文学功底十分深厚,这么多人物与情节衔接巧妙,细节把控上更是丝丝入扣,极具美感,包括男女主阔别重逢后的床戏,朦胧却又刻骨,浓烈却又隐忍的情感呼之欲出。
4.写作技巧上,全文主线支线环环相扣,即使微末细节笔墨篇幅都控制得很好,尤其部分衔接处,巧用通感手法,尤其在古言中,更有别样的美感,例如“清晨的曙光撞碎暗灰色的天幕”,例如几处江山有关的诗句,时而温柔时而壮丽,视野上与情绪上无时不牵动读者的情绪,仿佛置身在那个时代,与那个时代的万物共同生长。
5.我们从小学习写作文,似乎开头结尾很重要成了我们的思维定势,于是受影响,在这篇文章中,如果在12节就作为结尾,或者换一个方式,将 13穿插在前文中,12的阿离之死作为结局,我想家国情怀的主旨还能再得升华,后劲儿会更大。
6.这篇文共计两万余字,严格意义上还是算短篇小说,短篇小说里我始终认为不宜出现过多的人物,容易弱化主人物的故事线与人设,或者会使得篇幅过长,影响阅读感,但这一篇文,层次分明,不仅仅是人物,细节描写,以及剧情的发展,配角中还有小配角,每一个角色,都对于主人物的塑造助益,牵动读者情绪,比如林若深求安阳想进宫面圣,安阳的对白,她一女人,哪管得了那么多朝廷的事,还不忘刺激林若深三日后举行婚礼,看得又气又痛快。
7.作者有大才,单独列一点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