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一直“丧”着活下去
冯巩中提琴教学(《四重奏》)完结,
多少人跟我一样,依依不舍得与甜甜圈洞告别。
这部现象级的日剧已经火到我连做梦都在哼片尾曲的程度了,朋友圈也看到了大家的暴力刷屏,闺蜜换上了光妞的头像,更有一众人马对高桥小哥迷之热爱,花样表达对甜甜圈洞的不舍。
《恐怖妻子》里高桥小白脸形象深入人心《四重奏》的热播,有剧情、卡司、文化价值、美食等种种原因,
但今天要说的,
是这部剧中反映的丧文化。
什么是“丧”?
大家把萎靡不振的状态称为“丧”,
“我今天很丧,我的人生很丧。”
丧文化是指一些90后的年青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的话,他们丧失心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只能麻木生存下去的行尸走肉。
除了葛优躺外,丧文化代表人物还有网红青蛙 PEPE,有四肢的咸鱼,还有舶来品懒蛋蛋诸如此类的形象。他们无不例外都是在传递一种“我已经是个废物”自嘲式的信息 。
(百度似乎应该更新一下词条内容了)
翻开微博,很多段子手主打的就是丧文化,
“葛优躺”,马男的毒鸡汤,均是典型的丧文化。
大部分段子手,深谙自黑即正以这个道理。很多没懂这个道理的自然也没多红了。自黑,实际上是一种乐观豁达的“丧”。其实Demo一直觉得真正的幽默来自于“自黑”,回顾一下周星驰的电影,小人物的自我嘲讽,才是真正意义上能与人达到共鸣,心底泛起一丝苦涩的“高级幽默”。
你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诶 《大话西游》日本影视作品里的丧文化相当成熟,《百元之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等作,包括前阵子闺蜜经常安利我的一档深夜综艺节目《月曜夜未央》(经常采访日本老年人的“丧生活”)都是典范。
“发明”如何让茶水不烫茶具的爷爷,反复被烫以及大家近年来疯狂迷恋的“太宰治”(《人间失格》作者),也是丧文化的标准代言人。甚至于很多网友直接将忧郁称之为“太宰治时间”。
太宰治:我这一生,尽是可耻之事
通俗一点讲,丧的人,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loser,或者某个特定领域的loser。这一点颇像古人不得志,但如今社会是一个:
四面八方都在鼓吹成功学的时代,
人人渴望被塑造成励志网红的时代,
丧,反而显得特立独行。
“网络里的喷子大多都是生活里的loser”无论你的出身性别年龄高矮胖瘦,
每个人都会有丧的时刻。
生活中也总有这样那样的无奈:
喜欢的人不喜欢我
工作这么久,还是没存下一分钱
案子改了几百遍,最后还是没过
我喜欢同性,这不是我的错,但没人认可
父母逼着我留在家乡考公
发工资的一刻就觉得绝望,反正这钱都是要给银行的,什么时候才能还清一身的贷款
我有抑郁症
我已经连续两个月没有睡一个安稳觉了
28岁了,还是没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问:如何克服怕鬼?
答:多接触坏人。
在残酷的现实压力面前,鬼真的太可爱了。
《鬼马小精灵》说鬼可怕的,Casper第一个不服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丧?
因为梦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世上含着金汤匙出生,或者通过努力,
有着非凡运气能够逢凶化吉
走上人生巅峰的人少之又少。
真的,少之又少。
可能我说这话没什么理论依据,
拿我个人举例,朋友圈里真正成功,可以每天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的人不到1%。当然你要喜欢用ins里纸醉金迷的图片举例,我也说不出什么。
就我个人的ins来看,偶尔也觉得自己满幸福(摊手)丧的人之所以丧,或许他们心里某处藏着一个梦想。有梦想的人,就会知道现实多残酷可怕。被生活逼得无路可走的人,才会低下头,踩着石子路,磨破了脚掌,忍着痛咬牙坚持,然而
“越过山丘,什么都没有”。这便是人生。
输,才是人生最大的常态。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交往过一个常年家暴她的男友甜甜圈洞四人组,个个都不得意。他们的人生很失败,演奏也一样,还要厚着脸皮通过自身的话题炒作,吸引完全不懂音乐的人来听演奏会。
当第一支曲子拉到最后一刻,一个易拉罐砸了上来。我在心里轻轻叹息:好像自己。
可人这一生,就是要吃无数个不知从哪扔来的易拉罐。
而我选择用“丧”来面对。
丧,就是一种:
“我知道没人喜欢我,那又怎样,我开心就好”的人生态度,一种“我也知道自己不会成功,但是能做自己认可的事情就很满足”的人生态度。
“我不需要你的认可,
我就这么丧着,
不管你怎么看,
你开心就好,
我开心就好。”
《百元之恋》32岁“家里蹲”的超级宅女斋藤一子
成功或许属于结果为导向的人,但丧的人从没在乎过结果。
“我吃开心就好啦。”
“单身又怎样,自由最棒。”
“不管你们怎么说,我都会爱我爱的人。”
“你们非要强奸我大脑就请便吧,
下班了我还要跟朋友去喝酒。”
丧,是一种豁达却又无可奈何的人生态度。
知道什么都不能改变,
那就接受,活在当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题不大好解,
那索性就不解了。
生活已经很糟糕了,
没关系,丧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