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的调养方法

2019-02-26  本文已影响204人  小姜大艾
眩晕症的调养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都出现过突然头晕的症状,发作时常常会感到天旋地转的晕,睁眼时自觉周围物体沿一定方向与平面旋转,或左右摇晃感,闭目时上述症状减轻。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及血压下降,去医院挂了很多天水还是不见好转,医生称这种病是:眩晕症。

眩晕症形成的原因很多,有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痰湿过重型等,这几年也调养了不少眩晕症的人,一般用自然疗法连续做三天症状都会减轻甚至痊愈。

特别是今年太阳公公一直休长假,空气潮湿,天气阴冷,上周连续调了三例眩晕症,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把调理的小方法分享给大家。

眩晕症的调养方法

1.首先要在耳后,枕骨下沿,肩颈处拨筋,往往是拨完筋之后很多患者的症状都会有所缓解。

眩晕症的调养方法

2.在颈部、肩井、膀胱经刮痧。

眩晕症的调养方法

痰湿过重的连同臀部和腿部都要刮透,气血特别亏虚的可选择大椎、肩井、曲池、委中穴刮痧。

眩晕症的调养方法

3.选穴艾灸。

艾灸之前必须要先拨筋加刮痧疏通经络,再根据症状选择适当穴位艾灸。

艾灸主穴:

眩晕症的调养方法

风池,风府,合谷,命门,脾俞,胃俞,百会,印堂。

眩晕症的调养方法

如伴有头疼可加列缺。头晕呕吐着加足三里。

如果患者面色无光,嘴唇无血色,头脑有种空的感觉,精神容易疲惫,懒言不思饮食甚至伴有心悸失眠的,是属于气血亏虚型,想要补气血一定要先补脾,脾是根,如果脾虚,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就不能转化成气血,所以如果不先补脾,吃多少的补药都没有用。

补脾建胃的选穴:

脾俞,太白,神阙,足三里。

心悸失眠选穴:

神门加涌泉也可以用神堂加太溪。这两组穴位都可以达到心神相交的功效

如果食欲不振可选择章门穴和关元穴

如伴有面红耳赤,头晕眼花,恶心,呕吐,口苦。这属于肝阳上亢型,不但要疏肝理气还要兼并兹阴补肾。

开四关:艾灸合谷加太冲。

降肝胆火:艾灸风池加阳陵泉。

滋补肾阴:艾灸肾俞加太溪。

消炎清热清肝火:艾灸照海加肝俞

如果眩晕特别严重,连续做了三次还不能解决,大椎、肩井又特别堵的话,可以因人体质选择刺络放血疗法,效果立竿见影。

眩晕症的调养方法

总而言之,在调养过程中,要活学活用,不能照本搬章,一定要根据症状的不同随时变换调养方法,或增减艾灸穴位。

眩晕症的调养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