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剖析,获得成长
成长可以是向上延伸,不断获取外界的阳光和雨露。成长也可以是向下扎根,在那黑黢黢的底下找寻全新的自我。
学校明霞工作室成立快一周年了,前几天我分别给每一位成员都发了这样一条微信:
老师,您好!有几个问题和你交流:
1.纳新,中秋节前工作室会有一次纳新活动,欢迎你积极影响带动身边的老师,有没有你要推荐的老师呢?
2.暂停建,本学期你需要申请暂停吗?
3.分享,今年你想和大家分享你哪个方面的故事呢?
4.精品文,每月要发布到公众号的,请认真准备立即申领哦!
5.打卡,查看一下你一年来的打卡次数,下一年你的目标是多少次呢?分别报给我[太阳]
6.荣誉,自2020年10月21日后你取得了哪些荣誉?请把名称日期和颁奖单位发给我[抱拳]
7.文章发表,一年来,你有发表的文章吗?有的话请拍照发给我,分享你的成长![强]
请按照以上顺序抽时间单独回复我,谢谢!
虽然我收到的回复并不全,但是从回复中和虽然没有回复,却又默默开启了打卡的行动中,我欣喜地看到,老师们又一次厉兵秣马,整装上阵。
我不知道前方有多少困难在等着我们,但我知道我一定要想办法踏过去,因为前方有我想要的东西。在这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孤独寂寞、辛酸苦楚;但一样会有相伴守望、欢声笑语。你要相信,只要在路上,一定会有与你相伴的人。至少,还有那个最忠诚的、一直陪伴在左右的自己。
先完成,再追求完美。
拿我自己来说,其实我比较懒散,有严重的拖延症,很多时候能拖就拖,能躺着绝不起来,不到最后时刻绝不会把事情做完。
我能成功完成300天的挑战,其实得益于当初我对自己学生们的一个承诺。我把自己的简书每天发到班级群里,让学生和家长们共同监督。与其说是想给学生们做一个榜样,不如说是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牛都吹下了,轻易放弃的话,这老脸往哪搁呀,就是爬,也要爬到终点去。
打卡是“形式”还是“产出”?
从2020年10月1日开始,工作室成员开始用小打卡程序打卡来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一开始每天至少100字,大家几乎都能每天坚持。后来降低压力和难度,每周打卡5次即可,开始有人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再后来每周3次,有更多的人掉队,逐渐一周都没有,一月都没有,甚至更长时间消失。我一直有这样一个困惑:是不是大家打着打着就变成“例行公事”了。
启发俱乐部贾行家老师这样说:打卡这个东西首先应当有精神上的约束,这种约束叫什么呢?“一为约束,万事不入”。精神上要有信念,而不单单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其次呢,需要有内容的产出,把做的东西,写的东西,看的东西活生生地拿给别人看,顶着大众的眼光,倒逼去做产出。这时候想应付交差了事都是不可能的。
罗振宇老师说:整个过程是痛苦的,但又是快乐的,我们“痛并快乐着”成长着,剩下的感怀也就一个词:“值得”。
只因这个世界值得,只因你值得。
《活法》这本书上有这样一段话文字,“由此,由探索自我而带来的快乐可以抵抗,是唯一可以抵抗身体衰朽而带来痛苦的事物”。
唯一对抗衰朽的曲线,不是学习,我们老了学习能力会下降的,不是认知提升,我们老了认知能力会下降的。什么都救不了那个曲线,只有一个东西能救,叫对自我的探索,对自我的了解。没有人能替得了我们对自己干这件事,我们多活一天,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就有可能深入一步,那才叫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我觉得这段话说出了我的心声,也让我找到了继续走下去的动力。人过不惑之年,很多事情经历过、拼搏奋斗过,心境与五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大不相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相信五年、十年、二十年后的答案也会各不相同。短期我可以说是为了给孩子做榜样,给学生做榜样,长期看,其实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己、探索自己。
这个世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不只是远方。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所做的事情是为了让自己看到更多的美好,感悟更多的美好。人不可能时时感受幸福的体验,却可以提升对幸福的感受力。
世界那么大,值得我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