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高杆”作者平等对话?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明明和朋友读得是同一本书,朋友既可以说出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并且明确指出作者立论的依据,并且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能将书中所说结合实际,侃侃而谈;
而自己听得一愣一愣的,既熟悉又陌生,分分钟感觉自己和朋友读得不是又没同一本书,读了一本假书。
我经常有这样的感受,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把朋友和我读书的差距归结为理解力的高低不同。
《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告诉我们,读同一本书,效果截然不同,除了刚开始时阅读目标、有无问题意识不同之外,还有阅读方式不同,这种拉开阅读水平的阅读方式就是分析阅读。
一、什么是分析阅读?
先举个例子。
如果说书海是一座庙,那么庙中的每一本值得阅读的书代表一位得道高僧,你来到庙里站到其中一位高僧面前,想让他指点迷津。
于是高僧一一道来。你怎么做才能知道高僧说什么呢?
你得明白他说话的方式,你还得知道他说话的逻辑,你得抓住他话里的中心意思,这样你才能明白高僧说了什么,他说的你是接受还是不接受,还是有疑问,而这个过程就是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其实就是对阅读书籍的思考。
经由思考,你才会知道书里主要说什么,为什么这么说,按照什么顺序说的,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是什么,你对作者观点的判断,以及态度。
经由分析阅读,读者才能找到一个和“高杆”作者平视的角度,平等对话。
二、怎样进行分析阅读?
书中作者针对分析阅读,提到四个规则:
规则1:一定要知道自己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开始阅读之前就知道。
规则2: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乎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我们先来看规则1和规则2。
为什么要知道自己读得是哪一类书籍呢?
因为不同的书籍提供知识和启发的方式并不相同,那么阅读者获取这些信息所用的方法也并不相同。
比如,读致用类书籍和读小说阅读方法就不同,致用类的书籍你可以选择跳读甚至是只读一个重要章节,但是小说使用跳读方式明显不合适,只读其中一个章节,根本不可能读懂。
怎样做可以快速知道自己读得是哪一类书籍?
(1)先看书名,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2)看目录。看目录就如同我们出发旅行前看一下地图一样,通过看目录,了解了一本书的基本架构,也就明白这是属于什么类型的书籍。
(3)如果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不要认为所有的宣传文案都是噱头,有些书的宣传文案都是作者在出版社公司的协助下亲自写的,这些作者会尽力将书中的主旨正确地摘要出来,通过摘要,你也可以判断出书籍的类型。
为什么要用简短的几句话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其实,经过规则1,大概就明白整本书在说什么了。
但是对整体内容不能含糊,必须清楚了解才行,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检验你是否真得清楚,那就是能用几句话告诉自己或者别人,这本书在说什么。
比如《终身成长》这个书作者通过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行为的对比,得出拥有固定型思维方式和拥有成长型思维方式在面对困境时处理方式不同,拥有成长型思维方式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就。
如果自己要说的话很多,那么表明你还没有将整体的内容看清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明明看完一本书,向别人推荐时,却始终说不清好在哪里,或者说不明白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
规则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规则3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去书籍的结构脉络。这样做的好处是书本就如同一棵树,树上有什么,各个部分如何链接,一目了然。
樊登就说过,他讲书的秘诀就是看完书之后,针对书籍做思维导图,书中重点部分,也会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这样在讲书时,思路清晰,而且重点非重点一目了然,既知道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更清楚这个观点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规则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使命,他承载着作者的疑问与思考。阅读之后,我们必须要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或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寻找作者的问题,比如这件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存在?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
读者不同,提问的方式不同,但是通过不停地提问,追根素朔源,就能找到作者着力解决的问题。
掌握了这四个原则,你就站到了和“高杆”作者平行位置,可以从容和他们进行对话,有时也可以和他们展开辩论。这样自己不知不觉也成了“高杆”读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