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的五大基本要素你都知道有哪些?
要说近几年来最为火热的综合实践活动形式,那一定是研学旅行。它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儒家教育的游学模式,更因“旅行”二字迅速成为了社会的焦点。但是仅关注“旅行”二字很容易忽视掉“研学”的初衷,在研学旅行火热的这段时间里,国家相继颁布了研学旅行的相关规定,不少专家也对其进行了研究,小编收集专家观点,总结研学旅行的五大基本要素:研学教师、研学课程、研学基地、研学线路、安全管理。
研学教师
学生与教师永远是教育的核心,不管教学形式如何,教师始终是影响教学结果的直接因素。国家旅游局出台《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规定应至少为每个研学旅行团队配置一名研学导师,研学导师负责制定研学旅行教育工作计划。
研学旅行的教师要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引导学生获取最直接的感受与知识,而不是和传统教学一样获取间接知识,这对带队教师的个人能力要求很高。教师不仅需要创新的教育思维、强大的掌控能力,还要有深厚的教学素养,教学收放合理、不疾不徐。教师要在旅行过程中结合活动内容、参观地区设置教学内容,通过一个个小的学习内容设计来逐渐烘托出大的学习主题,同时还要负责学生团队的日常管理工作。
研学课程
《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将研学旅行按照资源类型分为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体验考察型、励志拓展型、文化康乐型。这样的分类对研学课程的开发有指导意义,不同类型的课程也对应着不同的资源需求。
研学旅行的课程往往与教师联系紧密,它包括的内容很多也很细,围绕一次研学旅行的核心主题,要设计线路、行程,每一个流程的学习目标与计划,应该归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大分类里,一个完整的研学旅行课程比基地课程更复杂,可以看成是一个系列主题的基地课程。
研学基地
在研学旅行中,如果能有一段一两天的基地学习行程是十分有意义的,不仅能让学生体验一下基地式的集体生活,还能让看起来松散的旅行行程更加充实。
目前来说基地的场馆设施与教学设施都越来越成熟,好的基地能够提供给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与最真实的学习环境,这些是景点和公共设施无法提供的。基地的行程能更加凸显“研学”的重要性,基地与旅游景点搭配,能让学习与旅行游玩达成一个平衡。
不同地区的基地课程特色通常与当地的环境吻合,选择一条研学旅行线路,主题可能是人文历史、科技魅力、自然环境,在旅行中除了欣赏沿途风景,去基地体验符合主题的教学课程更能达到研学的目的。
研学线路
研学线路包括计划的活动地点、交通、住宿等。从合理、安全的角度对研学线路的设计进行了规定,距离合适,旅程连贯、紧凑,保证学生的安全、学习体验良好。
从教学设计上看,研学线路要围绕主题,设计沿途较为合适的活动地点,可以是景点、基地、博物馆等。所选地点要在格调上与主题具有一致性,不能偏离主题太远。一条好的研学旅行线路可以看出设计者的用心与对教学的理解,如何通过旅行的深入来循序渐进地达成教学目的是线路设计者要考虑的。
安全管理
对于研学旅行来说,保证学生及教师人身安全是基础,一切都应该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安全管理也是《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一大重要的部分。
其中要求主办方、承办方及供应方应针对研学旅行活动,分别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完善有效的安全防控机制。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人员及其工作职责,在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安排安全管理人员随团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还要准备地震、火灾、食品卫生、治安事件、设施设备突发故障等在内的各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对工作人员与学生,需要提前进行安全教育,提供安全防控教育知识读本,召开行前说明会。在旅行过程中教师要严格监督学生服从领导、遵守规则。只有每一个参与者都意识到自身承担的安全责任,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也保证在危险发生时将损失降到最低。
许多人对研学旅行理解不深,印象仅停留在旅行上,五大基本要素是研学旅行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大众深入了解研学旅行的本质,也能让开展研学旅行的组织分要素进行研究与准备工作。研学旅行的前景光明,希望在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研学旅行能够越来越成熟,让学生们体验到更丰富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