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她去了微信公众号

2023-10-11  本文已影响0人  悦荷心语

昨天在微信朋友圈,读到一篇文章,读到末尾的时候,我发现作者推荐的一个公众号,是我从前经常读到的一位作者。原来她迁到了微信公众号。

博客到了后来,好多作者经常设置成“仅自己可见”,圈外人会觉得莫名其妙,经常阅读的人,知道或许不知哪段文字,又惹来了麻烦。

现在想想,博客走向衰弱,一方面在于平台,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互动这东西很难把握尺度,能够相见甚欢,就能够反目成仇。

就这样,好多作者不见了踪迹。加过微信的还能够找到,到不了加微信程度的,就流失在风中了。这位作者就属于流失在风中的那一种。我怕再次丢失,返回去点了关注,但是文章只读过一篇,几年不见,观点已经相左了。

平台譬如楼盘,起初到哪个楼盘安家都是一个样子,只是经营到后来,那里不再是单纯的房子,而是有了左邻右舍,有了相好的朋友,有了家的味道。

看到她们的微信公众号,我找了一下我的,明明没有怎么经营,却莫名其妙地关注了170个作者,随机点开看了下,发现,这些作者中的绝大多数,已经不更新了,还有很多账号已经注销了。

前些时候,有过除了简书平台之外,再经营其他平台的想法,后来放弃了。写着写着,意识到作为一个作者,在成长的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写出东西,而不是设想未来。未来需要设想,想过了,选择了,踏踏实实去做就行,没有必要时时去设想,想太多容易产生焦虑。

有时候感觉这个世界挺魔幻的,时空不一样,对同样的事物,度量衡就不一样。比如,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比如,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比如,烂柯人的故事。这是时间的度量衡不一样。再比如金钱上的度量衡:有人一天挣一百块,有人一天挣一千块,还有的人,一天能挣一万块,而有的人,压根就不用去挣钱,人家就是财神爷,是管理天下金钱的。

我看简书的规则,越看越像一个社会生态系统。普通的作者是多劳多得;有家底的作者,在相同的劳动下,收获更多;大佬们可以什么都不做,因为家底雄厚,依然可以“富可敌国”。

这样看收益问题,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简书上,锱铢必较都是很可笑的。

昨天下午简书系统“软件更新”,有好几个小时不能登陆,不由让人联想到,如果简书平台下架,大佬们投入的金钱,我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将如何兑现?或者说根本没有什么兑现,直接被淹没了。

再比如,社会财富划分既定,如果制度变化,沧海桑田,或者直接是文明湮没,那么,其间的纷争就丝毫没有意义了吧。

我想得远了……

凡事看到最根本的地方去,做到最扎实处,作为一个人,最根本就是这个躯体和这个躯体上附着的灵魂,用心照顾好它俩就行了。别的,算了吧。

2023年10月12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