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前几天漏了串钥匙在课室,本来下午下课应该知道的,可当发现这件事情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换做以前的自己,大概慌张的盯着朋友圈里看看小助手发的每一条寻物启事,然后在各大新生群里到处发:“大家有没有见到我那一串钥匙,有着一个金色护肤的钥匙扣的。”吧。
踏进下午上课的课室,大部分灯都灭了,只有讲台留了一盏灯还亮着,门也敞开,想起以前放学因为作业做不好单独被老师留下来,然后费劲心思终于做好以后,老师往她的办公室走,我则背起书包,看着和现在一摸一样的场景,慢悠悠的回家。
这就凸显了一点,一群人的学校让人不安,一个人的学校反而有种相恨见晚的感触,大概寂静而忧郁的种子从那时起种下,初中时演变成了轻微的自卑,但矛盾的是,性格又是喜欢交朋友,和人聊天的。因而就过着一种喜闻乐见的生活,白天朋友成群,插科打诨,看上去好不光鲜,晚上,却带种遗世独立般的沉郁,思考着一些和当前生活毫无关系的问题。
夜里的沉思者,白天的小丑,到底哪个才是我,现在也说不太清。
唯一可以确定的一件事情是,我还在寻找。
那时候有人和我说,你看看天空,闪烁着美丽而璀璨的繁星,然而进到你心里的,却不是单纯的景色,而是你在寻找的那个心上人呢。
说完他拍着我的肩膀哈哈大笑,我默许了他的无礼,认同了他的恶趣味,因为那时候,他女朋友就在旁边,或许在她看来,我恰是他们二人旁边忠诚不二的,愿意鞍前马后,保驾护航的骑士吧,会随着他们的意愿挥剑冲锋,也会在他们要分离的时候说一不二的毫无保留的挽回他们二人的感情吧。
恰是自卑的人,才会充满了保护欲,既不想自己的兄弟吃亏,也不想兄弟的女人受伤。
但后来,处于二者之中的我开始厌倦这些青春年龄的感情游戏,无意中读起了书,专心去看那些书里写的如此精致的细节,费尽心思的模仿,学习。专心于此,淡忘了他们二人。
再会时,莫名其妙的有了种悲壮感,因为分手很突然,然后理由,是全部人都认可的静默。不敢想象在那不能诉说的背后有多少沉痛,至少当时是这么想的。
再后来,无意中得知,仅是孩子气的男方偶尔的不回女方问候的信息,偶尔的与别的女孩子笑谈风声被女方听见,偶尔的和兄弟抱怨女方的小气,麻烦而被女方听见。
乍一看,都是无关紧要的琐事,但在那个缺乏包容力的年纪里,似乎这样的风中恋歌稀疏平常的甚至不值得用纸笔写这么一大串出来。
然而那种蠢蠢的嫉妒,那些傻傻的天真,那些懵懂的生气,又被用多少字眼去记述呢?
“去寻找吧,你一定想听见她们说:I miss you。”
十月最初的几周拖拽着
椴树,芦荟和微风的曲线
一叶一叶的脱去
永恒的miss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