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修行

【生命⋅修行】「状态不好」原来是个陷阱(九二四)

2021-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浩然H_H

昨天在武志红的公众号里,看到达芙妮的一篇文章,谈的只是四个字 ——

状态不好

咦!这不是最近一年,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吗?

「我状态不好」

「我没进入工作状态」

「我只是最近状态不好」

而与我的「状态不好」这句话如影随形的,要么「拖延症」发作,要么就是「暴躁易怒」、「忽视身边的亲人」。更常见的,是这三者同时出现。

与文章里所说略略不同的是,我有时「状态很好」,而这「状态好」的记忆,成了那个幻想中自己应该有的样子。却常常忘记了,那只是「有时候」的自己而已。

于是,这变成了对另外一些时候,「状态不那么好」的自己,不接受、不喜欢、欲消灭之而后快了。

写到这里,脑子里忽然冒出许多看过的偈子,什么「应无所住生其心」啊,什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啊,尤其是在脑子里一直打转的,是之前在知乎上看过的一篇文章。大约是论及上面某些偈语或者类似「当下」或「开悟」这样的话题的,那时只觉得作者说的我没太懂,但又勾起了我的兴趣想弄明白,作者推荐了一本书,说是与杰克康菲尔德的书不同,更多从理性入手。我记得自己当时收藏了,没想到打开知乎,却怎么也找不到收藏与浏览的记录。

那会是一本什么书呢?什么时候我会与那篇文章重逢呢?遇到,一时喜欢,然而错过,真是莫名的体验。

说回到「状态不好」这个陷阱,其实把这概念扔掉就好了。任何状态,无所谓好与不好,那只是一个客观条件——自己身体、精力等等内在因素的客观条件而已,再加上外界的环境,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考虑当下里所有的资源,所有这些因素和合在一起,自然只有一条最省力的路径,依着行动就是了!

觉日间纷扰则静坐,觉懒读书则读书。

而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