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录17

2021-11-01  本文已影响0人  君拂

面对人生中遇到的困难、痛苦、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第 16章中是这样说的:

当遇到麻烦和不顺利的事情时,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就承受 —— 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抱怨有什么用?没有用,因为它只能用来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无能和无奈而已。

当面对困难、问题、痛苦、烦恼、麻烦时,对我们最有利的 2 种应对方式是 :

1 .解决

2.接受

对,就是这么简单,要么接受,要么解决。

解决,会让情况变好。

接受,能安抚情绪,也可以不再花费时间在这件事情上,转而去做更有价值的事。

这两种方法,都是推着我们往前走的。

最糟糕的就是处于中间状态:

不解决,也不接受,处于各种内耗中。

不解决,问题永远存在。这次过不去,下次问题再次来临时,依然还是束手无策。

不接受,就会一直抱怨、无奈、叹息。负面情绪会极大的影响我们的心态和行为,它会不断的消耗我们的能量,直到精疲力竭。处于这个状态,是得不偿失最好的说明。也是最不利于自己的局面。

因此,要么解决,要么接受。

想想自己,高阶开营之初,怀抱着激情、冲劲和憧憬,动力十足。

人物稿改版两次虽然一塌糊涂,但依然一往无前;中稿夜读之后的兴奋,让自己觉得可以在写稿的路上越来越好;

公众号的试稿通过后成为签约作者,让自己觉得无比幸运,同时希望自己的写作能力能逐渐提升。

直到认真审视了自身以后,才发现自己的能力匹配不上从天而降的好运,于是放弃。

之后便陷入了迷茫,忽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之前内心笃定的信仰,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能否做到,又是否值得。

于是,开始了无限循环的内耗模式。

浑身像散架了一样,没了主心骨,没有动力,没有支撑。开始了几天躺平的日子,不去学习,不努力,不思考。

其实内心很厌倦这样的日子。停下来之后,又被打回原形,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样子。

死气沉沉,毫无朝气可言。

这样的状态,想改变命运,不过是妄想。

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马上调整好状态,继续出发。于是,找了公众号的文章来看,看了几篇之后内心被击中,决定好好梳理一下自己,开始出发。

回到开头的话题,当我们遇到问题,困难,失败时,心态和行为难免会受到影响。

但是成长的路上,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觉得茫然,至少说明你在追求进步,没有得过且过,破罐子破摔。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终其一生,困难和问题终会如影随形,我们需要做到的是习惯困难,直面苦难并解决困难。

当明白这一切都是常态以后,心态也就不再容易受其影响。

这两天看到一个词:心力。

心力就是我们内心的力量,也是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终极力量。

心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它处于认知能力之上。

一个人心力最高的境界是:心若磐石,无坚不摧。

希望自己也能达到这个境界。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看清自己很重要。

一个人,永远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为此去付出,去努力。

不行动,永远无法改变现状。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想起了撰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先生向父言志明态时说的话: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无数先贤不惧苦难,在困境中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这才给我们后世留下了千古典籍和数不清的佳话。

先人们执著追寻理想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并跟随。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这样一段话 :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一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 —— 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困难是人生常态,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容面对,努力超越自己,收获可期的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