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韩老师读书小组
我是XX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的一名学生,是在大三上学期开始参加韩老师的读书小组的。起因是大三的时候,学校开设了外国文学课程,我和外国文学老师的观念不太一致,人生正处于迷茫时期,亟须在精神上获得解脱;又加上韩老师训诂学的选修课,因为选修人数太少,没有开成,所谓“屋漏偏风连夜雨”,大抵就是这样一个情景了。
那段时间,我一度处于气愤的状态之中,好在有杨老师开导我,让我不至于迷失自己;也很庆幸和韩老师通的那一次电话,在电话中,他对我说了他的观点,以及他对我这种态度的看法,不由的让我豁然开朗,并因此得知他每周末,都会在家中开展“读书”活动,他还给了我一个学长的联系方式,让学长带我去参加读书小组的活动,至今我还记得那位叫宋XX的学长。
读书小组活动的地方,就夹杂在图书馆后面的一排平房中,至今我还记得怎么走,也多次在拿快递的时候,特意的“路过”那儿,想再瞻仰韩老师的风采。
我们开展读书小组活动时,首先要穿过平房的院落,这个院落相比我家的院落,实在是太狭小了,但是院子里的内容还挺丰富的,有些应季的蔬菜,还有一些正值开放我却叫不出名来的花朵。
穿过院子,就到了我们开展读书活动的客厅,说是客厅,它被一个书柜隔开了,里间挂着至圣先师孔子的画像,每次上课前,我们都会在韩老师的带领下,向孔老夫子行礼,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内心都会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
隔开的里屋放满了韩老师和志同道合的人编写的《文化中国》、《儒珍》等书籍,里面的内容是繁体竖版的《四书五经》以及韩老师等人写的自己关于国学认识的文章,我们上课用的就是这一系列的书。
隔开的外屋,就是我们上课的地方,虽然狭小简陋,但是有种“大隐隐于世”的感觉,每次来这里,我就会想到刘禹锡的《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师’德馨”。每次上课之前,韩老师都会拿出一些垫子,放在已经铺过海绵垫的地上,我们“席地而坐”,也颇有些古人之风。
坐好之后,韩老师都会先和我们聊聊最近的家常事以及最近身边发生的趣事,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地沟油”的报道,他说自从看了这个报道之后,都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和我们在外面吃饭了,还有就是关于现在普遍存在的征地的事情,他提出的看法和建议简直给我们在座听讲的人,打开了一个新大门,一个前所未知的世界。他对事情的看法,总是会从“忧国忧民”的角度出发,这种大仁大义的境界实在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上课的时候,韩老师会先让我们几个人轮流读一下课文,在我们读的过程中,他总会认真聆听,在我们读完之后,才开始纠正我们的读音,并对我们不理解的语句进行解释。
在解释到有趣的地方,或者是韩老师自己觉得很有道理的地方,他总会酣畅的笑出声来,那会心的笑容,爽朗的笑声,让我们听来也感觉心旷神怡。每到这时候,我都会想到《西游记》中孙悟空,听菩提祖师讲经说法的时候,不自觉的笑出声来,说是因为弟子领悟到其中的奥秘。我觉得韩老师在给我们讲论文义的时候,就好似听懂的孙悟空一样,能领会我这种知识浅薄的人领会不到的真谛。
萧伯纳说:“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伟大的目标。”韩老师,大抵就是把对经典的解读,当成自己人生的目标,并因此而获得快乐。
韩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双晶亮有神的眸子,在我的理解里,这样的眼神只有心怀赤子之心的人才能有。
很遗憾的是,因为考研的关系,我只参加了一个学期的读书小组活动,但是在这一个学期中,我却学到了《孝经》、《礼记》、《论语》等可以提高我国学素养的知识,并在此慢慢的探寻人生的真谛,深感受益匪浅。
在此,真诚的向韩老师道一声谢,也真诚的说一声对不起。对不起的原因:是我后来不再去的时候,只是托师姐捎带了说一声,并没有亲自向韩老师解释原因,连一个短信也没有发,想来一个学礼的人,却在这件事上,如此失礼,实在是为人所不齿。一直到现在,每每想起来,内心还是觉得对不起心怀赤诚的韩老师。
只能在今后的人生中,更加认真的学习儒家经典,才能稍稍弥补,以此不负韩老师的教导之恩吧!
本篇文章源于前天晚上杨阿姨在qq群里发的一篇关于学校认证的消息,此时此刻终于明白什么叫做“不看僧面看佛面”,因为不管是看杨阿姨的面子,还是看老爷子的面子,于情于理都该写点儿东西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