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敦煌简友好文互动专题庄子文汇辑录简友广场

《庄子•人间世》总结,庄子处世哲学的三层境界!

2022-09-08  本文已影响0人  读史明智慧

【读经典】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简单翻译下:山上的树木因为有用,自身招致砍伐;油脂因为可以燃烧照明,自身被取了熔煎。桂树皮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可以使用,所以遭受刀斧割裂。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简单翻译下: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的更大用处。

【谈心得】

庄子在《人间世》的最后做了总结,列举了山木、膏火、桂可食、漆等有用之物各自的遭遇,暗指前面提到的在颜回、叶公子高、颜阖包括孔子,都在努力把把自己塑造成特别有用的人,实际上是在给自己制造障碍。

最后这句“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成为本文的点睛之笔。大家表面看到的那些具体的、有形的、有用的东西,有着各自自然的属性,而人世间的俗人追求的主义、思想、伦理都是非常有限的,刻意的追求所谓的有用反而是南辕北辙了。

庄子告诉大家,我们要看到万物背后的齐一,脱离实物的表现,回到大道上来,万物的用途不要刻意去求,也不要去躲,顺道随缘,坦然而行,就可以发现表像的有用和无用,都可以有无尽的妙用!

读完《人间世》,实际上庄子的整个哲学体系就有了整体的轮廓,第一篇《逍遥游》是庄子哲学的极致状态;第二篇《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底层基础;第三篇《养生主》是庄子哲学的修行方法;这篇《人间世》是庄子哲学的具体应用。

全篇展示了庄子的三层处世境界:第一层虚空自己,牢记“无己”,入世才能游刃有余;第二层顺道而为,但求“无功”,入世才能保全养生;第三层自然随缘,心向“无名”,入世才能无碍圆满。

而《人间世》最后两个支离疏和接舆歌而孔子的故事里,提到的上德和下德开启了对人精神世界的修行。庄子这里所说的“德”,并不是普通意义上德道德或德行,而是一种生活心态。

庄子内篇的第五篇《德充符》就是要讲精神对人状态的影响,这里的“充”指添加、充实的意思,“符”是证验、检验的意思,庄子描写了一系列虽然外貌奇特、形体残缺,但是“德”却极为充实的人,来验证有德者不形于外、德充于内的境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