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个不完美的圣人
古人结婚很早,六十六岁很多人都已经四世同堂了,也就是说这个人的孙子都有孩子了。那时候的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孔子的老爸生他的时候66岁,母亲20多岁。他爸爸虽然是古稀之年,但他一直想再生一个儿子。他已经有9个女儿了,也有过一个儿子,但是这个孩子的腿先天残疾,这让他爸爸总是觉得人生不够完美,好在小孔丘生下来比较健康,只是他出生时候头顶有个坑,因此爸爸给他起名为丘。
在孔子三岁时候他爸爸过世了(古人称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为“子”)。因为孔家人不接受他们,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娘家,他和妈妈的生活变得极其艰难。而孔子的妈妈也是尽全力支持儿子读书,他们都明白只有读书才能挽救这个家庭。
孔子所处的年代,是堪称“乱世”的春秋时代,“春秋”两个字很雅,其实当时的政治环境并不温和。周王将国家的大部分土地分封给不同的诸侯,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弱,大权旁落。毕竟分出去的东西想要再要回来太难了,周天子形同虚设。当时的诸侯国都是各自为政,无论哪个诸侯国有点风吹草动,其他诸侯国定要冲过来分一杯羹。孔子当然是个大大的人才,在他三十岁前后,就有学生跟随他学习了,并以他为中心,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学派。
孔子的诞辰是9月20日,据史书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其中有72贤人。所谓贤人,就是贤德的人,这些人帮助孔子传播他的治国理念和做人原则,后来这些理论被称为“儒家思想”。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注意,是他去世才有的这本书,所以《论语》不是孔子写的哦!!!
孔子提倡“尽人事,听天命”意思是做事情一定要努力,努力之后能不能成功就要看老天的安排了。同时他也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不能蛮干。比如读书人如果一味死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思。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一味空想,不去实践,终究是临渊羡鱼,一个愿望也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