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打卡(186)后庭花难兄难弟
隋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译】长安的殿阁内弥漫着一片烟霞,杨广还想把芜城作为帝王之家。
如果不是李渊得到传国的玉玺,那么他的龙舟还会游遍到天涯。
如今隋朝的宫苑中已不见萤虫,只有低垂的杨柳和归巢的乌鸦。
如果杨广在地下和陈后主相遇,难道能再去赏一曲《后庭花》?!
唐诗打卡(186)后庭花难兄难弟【背景】此诗是诗人晚年江东之游时所作,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与同名七绝同时,当时李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
隋宫:指隋炀帝杨广在江都(古称芜城,今江苏扬州市)所建的行宫。
【评】
唐诗中怀古之作估计是最难评的。看上去平平描景或感慨的一句,却能扯上一段逸闻往事。
这首《隋宫》即是如此,隐含着有关隋炀帝贪乐享受、为所欲为的众多史实和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据史书记载:杨广不喜长安,乐住江南,不仅开凿了二千余里的通济渠,多次到江都去玩;还开凿了八百余里的江南河,“又拟通龙舟,置驿宫”,准备到杭州去玩。
传说中杨广逸游有两个故事。一个是放萤:杨广曾在洛阳景华宫征求萤火虫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在江都也放萤取乐,还修了个“放萤院”。另一个是栽柳: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南幸江都恣佚游,应将此树映龙舟。”
图片来自网络杂史记载,陈叔宝因荒淫亡国,投降隋朝,和当时隋朝的太子杨广很相熟。杨广当了天子,乘龙舟游江都的时候,梦中与死去的陈叔宝及其宠妃张丽华等相遇,请张丽华舞了一曲《玉树后庭花》。这首舞曲是陈叔宝所作。被后人斥为“亡国之音”。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的虚实相济,“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的有无对比,“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的假设反诘,若无对这些历史往事的熟悉,大概读来又是另外一种意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