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脾气不好?不!你错了!
对于自己,我一直有很多的不满,其中有一项就是发脾气。
总觉得自己是个喜欢发脾气的人,脾气大,并为此而感到苦恼。每一次发完脾气,后悔的是自己,难受的也是自己。
从教四五年,每一次都下定决心不要对孩子们发脾气了,可是每一次都做不到,每一次发完脾气又深深的后悔懊恼,影响接下来好几天的心情。
于是想了一个办法来控制发脾气,规定自己每个月只能发脾气五次。结果到最后一个月过去了,只发脾气了三次。并且其中有一次是因为网速太差,打字打不上时拍打了键盘。
这件事情过后,我发现我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喜欢发脾气,只是一直给自己贴上喜欢发脾气的标签,每一次发脾气之后,加深”喜欢发脾气”这样的标签,认为自己就是个这样的人,从而自己不快乐,很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直到有一天,学习了圈外情绪管理的课程,认识到每一种情绪都有它的积极意义。一下子顿悟,发脾气并不一定都是一件坏事,也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积极意义就是:发脾气,维护了我们的边界。
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吧。有一年暑假,我跟妈妈一起回老家,我穿了我自己想穿的鞋子,但是我妈觉得那双鞋太旧不愿意让我穿,快要出门赶火车了,我跟我妈因为这件事情发生了冲突。我坚决不愿意换鞋,我妈坚决不让我穿这双鞋,我当时就很生气,歇斯底里大吼“你为什么要控制我?我喜欢穿那双鞋子是我的事情,你为什么要控制我!”
当时的场面很失控。我真的是从小被控制到大的。比如我想穿喜欢的衣服,但我妈妈可能会不让我穿;比如我做家务,想这么做,但可能我妈妈不让我用这种方式,非要按照她的心意来;再比如到了高中,我的衣服仍然是我妈妈给我买,而我也不会去反抗。我一直觉得我妈妈管的太多,太能操心,但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对我的一种控制。直到穿鞋这件事情,我意识到这是她对我的控制,我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反抗,从而树立了我自己的边界,维护了自己的边界,从此以后对于我的一些尝试,我跟妈妈不同的方式,她都没有再阻止过我。
当然一方面是因为我很后悔歇斯底里的对妈妈发脾气,所以当时下定决心,除非是大的原则问题,其他的任何问题都不跟妈妈计较。但同时妈妈也有一个很大的转变,不再像以前那样子使劲的控制我,可能是我的发脾气让她意识到:“我长大了,我有了自己的自主意识了,如果再控制我,我是会发脾气的。”
所以你看,发脾气是不是维护了我的边界。
其实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发脾气来维护我们边界的事情。
比如我不喜欢别人动我的东西,所以如果有一天谁私自动了我的东西,我大发脾气,那他可能以后就不会再随意翻动我的东西了,至少学会提前给我打声招呼。
再比如,你讨厌一直被别人啰嗦,有一天你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告诉别人,我很讨厌你啰嗦我,可能以后他说话的时候多注意一点。
其实类似的例子很多,每一次发脾气都会让别人意识到我们的边界,我们的底线,哪些是不能触犯的点。通过发脾气,让别人认识到我们,从而也帮助我们自己维护了边界。所谓的磨合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争吵发脾气中看清彼此,磨平棱角。
我不触犯你的边界,你也不触犯我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