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0
2019-05-10 本文已影响0人
WoodenMars
当这个标题弹出时,突然就想到现代诗。没理由的觉得在诗的最后署上日期是一件很棒的事。
不过说到底这也只是一种“感觉”,经不起推敲,虽说给他强行找个理由并不困难,但当我们产生这种感觉时,真的是因为找出的这个理由吗?这个理由,是在努力解释当时感情产生的原因,还是在用理智描述感性呢。
虽然说感情可能并不需要这么理智,但我却不由自主地爱用“理智”这个准则思考着我各种无意识活动的意义。这难道就是我不懂得浪漫的原因吗?
我很爱看神经学的书,从科学和医学的角度出发,解释人类活动的各种意义,可能类似于“激素”“神经元”这样的词比起感情更能让我感觉可靠?
相较之下,我对心理学读物的感情就消极得多,甚至是有点抵触,总觉得那些基于“社会调查”作出来的结果并不很能让我信服。该说是有被人操控的余地吗?好像也不太准确。在看那些书时,我并不觉得会被那些“专家”欺骗(好吧,并不总觉得),但就是感觉那些问题的结论无法带给我好奇心满足时的爽快感。
好吧,又是感觉,哈哈。
发现自己的感性喜恶是件有点难,却很有趣的事(至少对我这样别扭的人来说),因为我常常让自己的理性来支配感性。比如,我常给自己定下规定,每次从左到右按顺序决定今天吃什么,哪怕某天轮到了我再不爱吃的东西,我也会乖乖咽下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给自己下这种规定,是害怕选择麻烦,还是因为没有遇到特别爱或者特别讨厌的食物呢?
吃饭如此,听歌如此,玩游戏如此,把每件决定用固定的算法替代,活得越来越像是人工智能哈哈。我倒没觉得这种习惯有多不好,但的确,它让我忘记了很多我真正的喜恶。可如果要改掉这种习惯,却又发现“选择”真的是一件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啊哈哈。
今天,又是性格中的两个部分吵架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