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200天群英会5000+持钻作者创作园韶华易逝

867.曾国藩:牢记“畏慎”二字,居安思危,踏踏实实做事

2020-08-10  本文已影响0人  亦然花开

自古以来,人一旦有了功劳,就会容易产生骄奢狂妄的心理,行为举止,办事对人就会有失礼仪。

普通人会这样,一些取得卓越功勋的人也会这样,而那些真正能做到得意而不忘形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和智者。

01 俭以养廉,直而能忍

曾国藩的弟弟多次立了战功后,以为自己的功劳很大,地位已经很稳固,便对自己的言行有所放松。曾国藩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写信提醒他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他在信中说,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地位最危险的时候,因为自己的一个很小的疏漏,如果被嫉妒你的人看见了,就可能诬蔑你一些罪名,最后甚至会落得个锒铛入狱的下场,或者遭来杀身之祸。

曾国藩劝诫弟弟们,一定要做到“俭以养廉,直而能忍”,时时处处踏踏实实地行事为好。

老庄提倡无为,即所谓的出世哲学;儒家主张进取,倡导入世哲学,二者构成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一种处世哲学。

自古以来就有“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的说法,即人宜深明韬光养晦之道,才不会招致世俗小人的忌恨。

02 关于“畏慎”

对于“畏慎”二字,曾国藩觉得自己是最应该畏惧谨慎的,原因有三。

第一是自己的良心,他曾说:“凡吏治之最忌者,在不分皂白,使贤者寒心,不肖者无忌惮。若犯此症,则百病丛生,不可救药。”

第二是“左右近习之人,如巡捕、艾什、幕府文案及部下营哨官三属”。

第三是公众舆论。身居高位,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稍有不慎,就会被人发现、举报、弹劾,甚至被拉下马。

畏惧这三者,自然能做到为官谨慎。

这些话都反映了曾国藩身居高位,但仍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

曾国荃的修养到底不如兄长,他们兄弟攻下南京后,就有些飘飘然。其实,当时的客观环境对于他们而言是非常危险的。

一方面,当时的执政者慈禧太后非常厉害,也特别难侍候,历史上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曾氏兄弟不得不居安思危。

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兄弟功劳太大,地位太高,外面讲他们坏话的人也有很多,尤其是曾国荃把太平天国王宫和国库里的许多金银财宝全都据为己有,这件事,连曾国藩的同乡好友王闿运也大为不满。

有人曾经向曾国藩进言,何不推翻满清,进兵到北京,把天下拿过来。

更有人把这意见写成字条提出。曾国藩看了字条,对那人说:“你太辛苦了,先去休息一下。”

打发那人走后,曾国藩谨慎到不敢把字条撕碎丢入纸篓,而是将字条吞到肚中,以期保全自己和部属的性命。

从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曾国藩为人十分小心,时刻紧绷谨慎之弦,时刻不忘心怀“畏慎”之意。

03 居安思危方为上策

说起居安思危,“盛时常作衰时向,上场当念下场时”这两句话最为经典。

唐太宗曾对自己的近臣们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以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顺从了,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见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持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

我们现在强调要做到居安思危,就是指人在安全的状态下,也要想到可能发生的事情,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这样,即使将来真正发生了事情,也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所以,在家族兴盛显赫的时候,就应该为将来可能面临的一切状况做好事先准备,这样才能让家族长久地兴旺下去。曾国藩就深知这样的道理,他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这种提前预知困难,提前预想问题的方式是非常值得推广的。也只好这样做,才能够在问题出现之前事先有所准备,有所准备才可以避免失败和灾祸的到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