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写作者不可或缺的素材能力
我是海峰,今天继续来总结粥左罗《学会写作》一书中关于“找素材”的方法论,希望你能继续喜欢。前面文章中我已经输出了大量的写作笔记干货,热爱学习和写作的你向前翻阅,即可查看。
1、收集写作素材的八大渠道
(1)两个内部渠道
从个人经历(比如读过的书、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等)里提取素材,充分思考,这里有无穷的素材。
萃取身边的人和事,比如同事、同学、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等。
(2)六个外部渠道
使用“微信搜索”功能,探索微信生态。
使用“微博搜索”功能,探索微博生态,这里的名人、热点、段子和金句非常多,评论区里更加精彩。
使用“知乎搜索”功能,探索知乎生态,这里有非常多高质量的素材。
使用“百度搜索”功能,探索百度生态,海量资源、百科、贴吧、热点新闻等。
关注垂直的特定领域的媒体网站平台,内容更聚集、更有深度。
坚持主题阅读,参加专业课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Tips:在收集素材时,优先选择内部渠道,因为内部渠道更真实。
2、优质素材的六个搜索技巧
(1)只有动用足够智力的东西才能打动人。写文章最大的技巧是真诚,找素材最大的技巧是耐心。搜索素材是一件“苦差事”,你必须有耐心、花够时间。
(2)巧用“多关键词组合”的搜索法。
(3)在“多渠道”上使用“多关键词”进行搜索,拔出萝卜带出泥。
(4)搜索多媒体素材,包括图片、音频和视频。
(5)巧用“精准搜索法”,比如“罗永浩卸任CEO”、“罗永浩Filetype.ppt”、“《手机》”等。还可以使用“多条件精准搜索法”,比如“关键字+时间+渠道+素材类型”。
(6)找到一个素材,继续往下搜索,顺藤摸瓜。
3、日常积累素材的三个方法
(1)及时收藏素材,比如微信收藏功能。收藏是为了日后便于再搜索。
(2)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记录金句、段子,记录瞬间的灵感和思考。
(3)养成随时随地写分享的习惯,100~300字左右的“小分享”。
Tips:素材不是搜索出来的,而是积累下来的。写文章时优先使用自己熟悉的素材。没有素材使用时,再去搜索、使用新素材。另外,我们还需要定期熟悉素材、整理素材,进行分类。做一个长期写作者。
参考资源:粥左罗《学会写作》
下一篇笔记将分享写作者必备的“写作框架设计”能力。欢迎收藏、持续关注!
我是海峰,一个热爱读书学习的年青人,交个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