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记】大单元践行(5):问题撬动课堂

2022-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欧小丽

因为进行了单元整合,上了第一课时。还在思考第二课时到底该如何呈现最好,虽然组内已经研制出了学力单。

该上课了,我在前面准备PPT。皓文跑来问我:“老师,怎么小数越乘越小呢?”旁边有几个孩子,有个孩子说:“不一定啊。”我正在想如何回应他,这个孩子的说法让我眼前一亮——何不就用这个问题来引领这节课呢?我说:“皓文提出了一个好问题,我把它写下来,很有价值。”我在黑板上板书——小数怎么越乘越小了呢?

课始,我讲了问题的来源。还没有等我讲结束,就有好几个孩子想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说:“将你的思考放慢一些,现在我需要你举例说明,你是否同意这句话。请写在本上,一会小组交流。”

我巡视全班。一半的孩子开始翻书寻找,去找到自己看中的算式,有的孩子是直接写算式,有的孩子在写文字表达。

我说:“我欣赏一些孩子能够在书上寻找自己要的算式,一些孩子从自己的脑库存里寻找算式,有的孩子写文字表达观点。我只是陈述事实,进行现场播报,看看对你有什么启发?”

我这样一提醒,一些学生就做出了一定的改变。

3分钟过后,开始小组分享。要求在小组你表达你的观点,用算式做例子。同时,小组长需要厘清小组的共识和疑问。

接着,进行全班分享。

先调查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认为正确的孩子没有,就连开始提出这个问题的皓文也认为这个问题不成立,这应该是小组分享给了他思考。

一部分孩子说这个问题我既赞成又不赞成。我说:“那就把赞成的理由和不赞成的理由都摆出来。”一个孩子说:“其实,小数乘出来的结果,应该有三种,一种是大于,一种是等于,一种是小于。”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发言让很多孩子茅塞顿开。

我说:“看来,大家都赞成这三种关系。那现在请一一罗列,什么时候是大于,什么时候是等于,什么时候是小于。”

孩子们开始汇报自己写的算式,每汇报一个,就让大家判断应该分到哪一组去。最后,面对三组算式,让孩子们总结自己的发现。

这个发现并不简单,直到我一直指着“相等”的情况,孩子们才明白,要去关注第二个乘数与1的关系。最后总结出下面三句话:
第二个乘数大于1,积就大于第一个乘数;

第二个乘数小于1,积就小于第一个乘数;

第二个乘数等于1,积就等于第一个乘数。

霖又问:“学了这个有什么用呢?”

孩子们回答:可以用于估算,还可以用于验算。

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在练习环节,就是直接应用。这个环节,刚好用来检验一些孩子的上课状态。请小郑来做助理,帮助播放ppt,帮助请同学回答问题。大家一起判断,将一些易错点进行提醒。

尤其是在比较大小时,将刚才的所学运用到极致。当然,也加入了一些算式的变形。

最后下课时,我让孩子们把掌声送给提出问题的皓文。孩子们的好问,就引发了一节课的思辨,实在是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