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4《幸福的陷阱》【澳大利亚】路斯·哈里斯
前言:近期,小红书偶然推荐了《幸福的陷阱》这本书,其中“人生的痛苦往往是来自于对于幸福过度的追求”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便开始拜读。
正文:
《幸福的陷阱》作者是路斯·哈里斯是享誉国际的接纳承诺疗法(ACT)培训师,撰写过多部基于ACT的自助书籍,其著作现已有超过15种语言的译本,并在20个国家出版发行。他因在培训ACT治疗师时清晰、易理解而且有趣的教学方式而广受推崇。
《幸福的陷阱》的核心思想是,人生的痛苦往往是来自于对于幸福过度的追求。因为对于幸福过度的追求,导致于我们的视觉窄化,以致于我们认为不幸福是一件不正常的事。基于这个看法,我们会天天地跟自己较劲,进而成为最大的不幸福的来源。
作者指出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像是骑自行车,每天都在努力地追求生活平衡。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等生活平衡,等把某件事做好了再去做什么。但自行车能够运行的原因在于它没有一刻是平衡的。骑自行车的人总是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这样才能维持其前行。如果我们总是苛求自行车骑行在某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个车大概率前行不了。我们的人生就像自行车一样,总是处于“左右晃”的失控当中,不断前行,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
书中主要指出了四个幸福的陷阱。第一、人们总是认为幸福是人之常态,因为我们看别人都挺幸福的。但实际上幸福是非常罕见的,大部分人都只是在人群前光鲜。第二、人们认为不幸福就是缺陷。我不幸福,这是我的缺陷,我要通过改变来消灭它。第三、人们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彻底消毒掉消极情绪,只允许积极情绪的存在。第四、人们想要彻底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在书中,作者对这些“陷阱”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其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解离”。自从人们发明文字以后,产生了“融合“这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即我们把文字所带来的感觉当成是现实。例如每当我们一想到“柠檬”这个词,我们嘴巴会忍不住冒出酸水来。也正是这种现象,会导致我们把真实事件混为一谈。当一个人处于认知融合状态的时候,那些想法就好像是绝对真理,结果令他感觉糟糕至极,这个就叫作融合。因此,我们需要对认知融合作出解离,即告诉自己想法只是声音、文字、故事,或者一些语言片断。想法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想法可能重要,也可能不重要,只有确实有用时才去关注。此外,需要知道想法不是命令,不是必须服从的。解离的主要目的是将我们从想法的专制下,解放出来,从而可以去关注那些更加重要的事。所以当解离令我们感觉良好时,不妨尽情享受,但不要做此预期,同时也不要利用解离来控制感受,否则就又跌入了下一个幸福的陷阱。
但所谓的方法其实并不能一下子带来巨大的改变。唯一能够给你带来生活改变的东西是做事,而不是胡思乱想。通过大量的胡思乱想,也没法解决你的困境。所以要做事,总结价值方向,然后设定你即刻的目标。然后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我们设定了目标之后,去追求一个丰盛的生活。
结语:人生就是充满了无常,无常就是人生常态,如果一个人只允许自己的人生是稳定的幸福,显然就是一种执念,人生处处都充满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