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型人格的觉醒

2017-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良知良智

今晚突然会想问李笑来老师,春节期间是如何平衡好人际交往,亲戚往来以及工作?后来调用元认知能力去想,发现其实我自己隐约知道答案,而且这个问题并非问别人,乃是问自己的。

先说答案,读过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已经之前栏目中讲过的价值观那篇的内容,其实时间是不可管理的,能管理的只有自己,而决定到底要花多少时间去走访亲友的也是自己。

而这里,价值观就决定了我们许多的选择和行为。若是价值观重视亲人或朋友的,不会非得等到春节才联系,才长谈,而是平时就经常联系,所以即使春节不见,或见面时间短,因有着平时的积累,亲友间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若是彼此真的熟悉,理解对方,你选择春节用更加好的方式去过自己的生活,他们有什么不高兴的呢。

反而像我现在与亲戚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十分疏离的,平时真的不联系,也不见面,每年基本只见两次(清明和春节)。

见面了也是重复那些无聊的话题,“孩子上学啦?读几年级?谈恋爱了没?几时要孩子?”,坦白讲,我自己觉得这里面没有真正的关心,反而只是一些礼节性的问候,听完对方的回答,很快就忘记。来年见面又问一次,好像我的工作就不知被问过多少次但亲戚还是记不住。不过这也不怪他们,社工这个东西在他们的认知里本来就不存在,太陌生。

我发现自己并非真的重视与亲人间的关系,反而更加重视的是别人对我的看法,所以是否出席春节聚餐才会成为我纠结的事。

有此领悟,接下来就该思考这样的价值观是好的吗?有更好的吗?在意别人看法去伪装自己当然是不好的,起码在人际关系里我是很难去享受这份关系的,可能这也是我难以与别人建立深入关系的原因吧,从一开始就没有坦诚相对,如何能自在?而且再厉害的伪装者也有露出马脚的一天,别人看到了,只是不说罢。

记得笑来老师在专栏里也多次提到这种表演型人格的缺点。就是无法把生活的重心放到个人成长上。

因此我接下来要做的就简单了,就是在认知系统里装一个提醒功能,一旦我出现伪装的情况,想表演自己就弹出窗口,提醒自己要重视的乃是成长而不是表演给别人看我是重视成长的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