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赵武灵王没退位给次子会怎样

2023-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无邪thankyou
赵武灵王

如果赵武灵王没传位给次子赵何,赵国后面会怎样发展。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的话。那么不妨大胆猜测一下。

次子赵何一派和长子赵章一党不会爆发激烈矛盾,赵国就不会发生内乱,赵主父也不会饿死沙丘。赵国还是胡服骑射后那个能与秦国一较高下的后起之国。

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只是如果我们从这一方面来思考的话,就会发现历史的走向会有一个新的选择。

在秦国绽露虎狼之势后,六国的战争与和平都与秦国息息相关。

秦国好似能以七国老大自居了。

在此之前,战国基本是秦国的个人秀。秦孝公和商鞅联手完成变法,奠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基石。秦惠文王和鬼谷子弟子张仪以连横之术破六国合纵之策,使秦国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发展壮大。

到了秦昭襄王时代,秦国实力更上一层楼。内有相国范雎以远交近攻为秦国下一步发展作出策略,外有杀神白起痛揍韩魏楚三国。可以说在此时,秦国已有了一统山东六国的大势。

再看看其余六国。

楚国地域是六国中最大的。可是楚王无法完成集权,楚国统治阶层迂腐僵化。国家权利不能统一,政令难出王宫,已难有所作为。

齐国曾经是霸主,国势也强。但齐国地势适合防御不适合进攻,内部不团结,外交策略失误,这三大因素决定了齐国无法代替秦国统一六国。

魏国,身处四战之地,率先变法,称霸中原一百年。此时连败于秦国,无奈只能割地求和,加上人才大量流失。已彻底失去霸主地位。

剩下的韩国和燕国,从始至终国势都没有崛起过。

如果历史按这一走势继续下去,好像并没有什么意外。偏偏历史路线差一点改变。

在函谷关的东边,有一氏族与秦国同宗同源,同为嬴姓赵氏。

这就是赵国。

与秦昭襄王同一时代的赵武灵王为战国掀开了新的一页,为战国的走向提供了新的一种可能。

赵国本势弱,对内败与秦齐二国,对外打不过中山。

赵武灵王苦思赵国弊政后,实行军事改革,命令军队采用胡人服饰,改穿短装,束皮带,穿皮靴,得以发展骑兵,训练在马上射箭的作战技术。

胡服骑射

这就是胡服骑射。

为什么说胡服骑射差一点改变了战国后期的走向。

因为胡服骑射改变了战国后期军队作战的方式。

在此之前,军队作战都是车战和步战。骑兵作战只是胡人的作战方式,赵武灵王败于中原诸国和胡人后,决定吸取胡人作战的长处。

早期赵国实力弱,对六国也没有什么威慑力。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攻取中山国和胡地,扩大领土,还收编了林胡和楼烦的骑兵,得以增强兵力,使赵国从此成为与齐、秦并列的强国之一。

赵武灵王强于军事,也勇于改革,只是政治意识薄弱。

后期,赵武灵王将王位让给次子赵何,由其主持国政,自己则专注于军事,称“主父”。

当然这想法按照赵主父来说是可以的。国家政事交由次子赵何,赵主父自己掌握军事。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壮大赵国。

只是赵主父忽视了权力分离所带来的恶果。他传位的行为,引发了长子赵章一党和赵何一派的矛盾。

将王位让给次子赵何。熟不知让位后国家权利机构也会转移。次子赵何不甘心自己头上还有一个权利制衡,长子赵章不甘心自己身为长子却不能继承王位。

赵何继位四年后,长子赵章和次子赵何彻底分生死,由此沙丘之乱爆发,赵主父在动乱中被围困长达三个多月,最终饿死行宫。

赵主父身为一代雄主。可能到死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样一个凄惨结局。

军事是政治的延伸。

失去国家主要权利,依靠个人威望掌控国政。这种想法其实有盲区的。

赵武灵王的改革,是他有着强烈的自信。他相信,在自己手中,赵国经过胡服骑射一定能强盛起来。同样,赵武灵王依旧自信,在自己退位后,自己掌握军事,次子主持国政,赵国可以继续壮大下去。

这种自信和唐玄宗有点相似。唐玄宗的开元之治让唐朝盛世走向一个新的纬度。

只是盛世之下依然有隐患。

唐朝的藩镇节度使掌握一地军政要务,长久下去藩地只知节度使而不知朝廷。

唐玄宗不知道这一情况吗?他应该是知道的,只是唐玄宗觉得自己只要活着,就能掌控一切。

赵武灵王同样如此,这一次的自信出乎他的预料,赵国因此内乱,自己也饿死沙丘。

最后

赵武灵王在面对诸侯国受挫情况下,突破传统的“华夷”观念,吸收其长处。扫除国内改革的思想障碍,最终使得原本弱小的赵国,迅速强大,一雪前耻。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可以说一改往后战争形式,其对后世影响巨大。梁启超称其为自黄帝以后的“中国第一雄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