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随身带着一张地图么
第一次认识地图是在学校,知道了中国有多大,世界有多大,地图是二维的,世界是三维的,但是二维地图给我们打开了全新的世界观,原来天外有天是这种感觉。
第一次用地图是在去一个陌生城市,这个地方不熟悉,我不知道如何快速了解它的全貌。买一份地图是最直接的,把大大的地图打开,里面是一个城市的每天街道、每座标志建筑、每条公交线路。那一年还没有智能手机,所以地图是最好的导航工具。一张地图在手,走到哪里都不用担心自己迷路了。
后来地图不见了,变成了小小的手机里的一个个可以移动的图形,还有自己这个可以移动的点,这叫可视化定位。有了手机地图,等于带了一个万能的指南针,在哪里都可以精准找到自己的位置,还有要去的地方。手机方便携带,地图也变成了口袋工具。功能更强大了,从找位置到导航推荐路线,再到推荐附近的衣食住行。
可是,无论技术怎么变化,地图的本质功能没有变,定位和导航。有了定位,知道自己在哪里,还有要去哪里。导航是告诉自己从这个地方到目的地的出行路线,可能不止一条,我们要做好选择。
我们常说,人生像是一场旅行,那你带地图了么,你用的什么地图,地图上的位置和路线是谁绘制的,它们是过时的还是与时俱进的,还是未来的。
前几天在《元智慧》一书看到一个说法,很多人带着过时的人生地图在闯荡社会,结果不言而喻,什么是过时的地图,最典型的就是学生时代的规则,比如考试要公平,努力就会有回报,成绩好就够了其他的无所谓等等。当然学生四维最典型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要把学习一件事做好其他都无所谓了。
那么人生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底层原则,有变化的思维方式,不断理解自己,理解他人,最主要是在学与做之中找到一个平衡,不是努力做了就有一定的结果,也不是为了结果必须不择手段,而是心态要稳,做事要多思考,要看到一个行业的发展规律,找到它的核心,进而找到自己所处位置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