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第二只小鸡”
2021-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Sabrina_fc6f
焦虑和紧张是一种极具传染力的情绪。
——《游戏力||》p041
动物遇到危险会有“僵固”现象。比如一只小鸡,遇到危险会装死,但是一会之后判断无危险就会醒来继续晃悠。而在它遇到危险装死时,如果旁边有一只若无其事晃悠的第二只小鸡,那么它从装死的时间大大减少。也就是身边的第二只小鸡的淡定,会让小鸡大大缩短恐惧,因为它会根据第二只小鸡的判断有无真正的危险。而身边的第二只小鸡,如果一样恐惧,小鸡就会有判断真有危险,那么小鸡的恐惧会持续。
父母就像孩子身边的第二只小鸡,起到参考作用。如果孩子焦虑紧张时,看到爸妈一样的焦虑,那么孩子的焦虑会延长加剧。而如果爸妈很淡定,那么此时焦虑的孩子会大大的减少。对于有些孩子来说,爸妈只有做好淡定的第二只小鸡即。而有些先天特质引起的容易焦虑的孩子,可能就需要爸妈学会去做具有共情能力的第二只小鸡。
如何学会做好具有共情能力的第二只小鸡呢?共情的关键之一是倾听。先不要着急去做裁判,“这有什么可怕的呀”,“这也太胆小了吧”等等,而是认真倾听孩子怕的什么,再表示对他的恐惧的理解,再让其看看做为第二只小鸡的你害怕了吗?再引导孩子分析害怕的原因,理性评估,再去面对害怕的事物。而共情第二重要的是耐心。一定不要在做第二只小鸡的过程中失去耐心,孩子如果倾听引导依旧焦虑就可以试一试,原始安抚方式,温柔的身体接触。而在这个共情的过程中,把恐惧加入游戏,那么会欢快的战胜焦虑。